曾送飞龙白日翔,未应中路许还乡。
鹤归仍有当年伴,松老知经几度霜。
城下宝坊聊寄榻,朝中振鹭旧成行。
相逢出处何须问,五岭清平十月凉。
曾送飞龙白日翔,未应中路许还乡。
鹤归仍有当年伴,松老知经几度霜。
城下宝坊聊寄榻,朝中振鹭旧成行。
相逢出处何须问,五岭清平十月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回应广州陈绎的和诗,内容围绕着龙图和陈荐宋敏求两位人物。诗人回忆起曾经送别飞龙翱翔白日的壮观场景,暗示了他们过去的辉煌与离别。接着,他感慨鹤年复一年,松树历经风霜,暗示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
诗人提到陈绎在城下的宝坊暂居,而自己在朝廷中也保持着原有的行列,表明他们在不同位置上继续为国效力。最后,诗人表示不必过多询问彼此的去留,因为即使身处五岭之外,也能感受到此时的清平与秋意,寓意着他们的友谊不受距离限制,心境依然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淡然态度,展现了苏辙深厚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