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薄遐算,志士惜分阴。
达人岂不怀,放旷莫敢任。
结发慕黄虞,所好在沉深。
谅无宣尼智,窃比多所钦。
梯占诚有阶,耽□乃我箴。
岁月同悬砧,昕夕捣予心。
良壁弃如泥,以砾视兼金。
无德而好爵,晛彼能言禽。
言隐于荣华,亦远若宵世。
达人薄遐算,志士惜分阴。
达人岂不怀,放旷莫敢任。
结发慕黄虞,所好在沉深。
谅无宣尼智,窃比多所钦。
梯占诚有阶,耽□乃我箴。
岁月同悬砧,昕夕捣予心。
良壁弃如泥,以砾视兼金。
无德而好爵,晛彼能言禽。
言隐于荣华,亦远若宵世。
这首诗《励志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首先,“达人薄遐算,志士惜分阴。”这两句开篇点题,表达了达人的远见卓识和志士珍惜每一刻的决心。达人们虽然眼光长远,但并不因此而忽视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他们深知时间的宝贵,因此更加珍惜光阴。
接着,“达人岂不怀,放旷莫敢任。”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达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并非没有梦想或渴望,而是因为对未来的深思熟虑,不敢轻易放纵自己,体现了达人的理智与自制力。
“结发慕黄虞,所好在沉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自幼就向往古代圣贤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深度。他将自己比作仰慕黄帝、虞舜的后人,表明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
“谅无宣尼智,窃比多所钦。”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非孔子那样的智者,却也心存敬仰,钦佩那些拥有智慧的人。这反映了诗人谦逊的态度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梯占诚有阶,耽□乃我箴。”这两句中的“□”字可能有所缺失,但从上下文推测,此处应表达的是通过努力和坚持,可以达到目标,这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之词。
“岁月同悬砧,昕夕捣予心。”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岁月比作砧板,日复一日地磨砺着诗人的心灵,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良壁弃如泥,以砾视兼金。”这两句通过对比良玉与砾石的价值,强调了道德品质与外在物质价值之间的差异,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品德而非仅仅追求财富。
“无德而好爵,晛彼能言禽。”这两句批评了那些没有道德修养却追求高位的人,同时也借“能言禽”(善于言辞的鸟)来讽刺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而不具备实际能力的人。
“言隐于荣华,亦远若宵世。”这两句总结了前文的论述,指出真正的智慧和美德不应隐藏在表面的荣华之中,而是在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里得以体现。诗人以此告诫世人,要追求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被表面的虚荣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道德修养、时间价值以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
谈笑究何长,揖别难徐徐。
雁行又南北,从此埙篪殊。
忆昔事亲日,承颜欢有余。
忽忽几经年,各作风尘驱。
儿女及婚嫁,疾病须匡扶。
入门向问讯,叹息言清臞。
瞻彼田舍子,岂复离斯须。
贵者不如贱,反为仕所拘。
寒月照征程,秋风吹短裾。
相持一樽酒,渺渺何愁予。
愿言各努力,弗虑功名虚。
富贵我亦易,充盈人所虞。
行成身当退,松菊可自娱。
枯杨不再芳,残花不再扬。
下士忽愁苦,斯人已沦亡。
沦亡岁月迁,昨梦在我傍。
觉来不见君,神思空旁皇。
旁皇何所之,愿言携酒浆。
寻君墓前道,空山石苍苍。
苍山万古色,人命有短长。
乡井嗟决绝,魂当随鸟翔。
青云为君衣,白云为君裳,君已契冲穆,岂复含悲伤。
斜日下寒天,存者长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