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景弄春韶,曾来醉绿瓢。
谁知明月夜,尤胜艳阳朝。
竹碧茶烟度,池清蕙气飘。
预愁城鼓动,独上木兰桡。
园景弄春韶,曾来醉绿瓢。
谁知明月夜,尤胜艳阳朝。
竹碧茶烟度,池清蕙气飘。
预愁城鼓动,独上木兰桡。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园林中的美景,以及月夜下的别样风情。诗人张羽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春色的盎然生机与月夜的静谧之美。
首句“园景弄春韶”,开篇即点出园林中春意盎然的景象,仿佛春光在园中嬉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接着,“曾来醉绿瓢”一句,通过回忆曾经在此饮酒赏景的情境,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此处景色之宜人。
“谁知明月夜,尤胜艳阳朝。”这两句转折,将视角转向夜晚,指出月夜下的景色比白天更加迷人。明月的清辉洒满园林,与白天的艳阳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不同寻常的美。
“竹碧茶烟度,池清蕙气飘。”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的具体景致。碧绿的竹林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深邃,茶香随风飘散,池塘清澈,蕙草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构成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
最后,“预愁城鼓动,独上木兰桡。”诗人预感着即将到来的喧嚣,选择独自划着木兰舟离开,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园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雎鸠。
它时已恨相从少,此日能忘共学不。
南去溪山随梦断,北来身世若云浮。
行藏愿与君同道,祇恐蹉跎我独羞。
怀友对华月,身如匏系何。
遥聆金玉音,怅望江湖波。
忧来诵三篇,调饥饷嘉禾。
苏范天下贤,阅士岁月多。
怜君似兰芷,长育瑶山阿。
良工得宝璧,韫椟加琢磨。
发为惊人语,九曲倾洪河。
蟠蜿寄短章,浩荡写长歌。
一官得武林,万景尽包罗。
又如弹响泉,馀韵清且和。
籍湜师韩文,其则在伐柯。
俯视枳棘间,翔鸾岂蹉跎。
圣朝颂声作,周雍与商那。
二公且大用,岂得归岷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