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透碧霄》
《透碧霄》全文
宋 / 朱叔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初疑石壁无行路,已转方知透碧霄。

茶鼎快烹泉窦月,酒杯低吸海门潮。

乾坤浩荡乡心远,岁月苍忙客鬓凋。

欲约洪崖同一笑,满山竹□自萧萧。

(0)
翻译
起初怀疑石壁间没有路可走,转过弯才发现它直通碧空。
在茶鼎中快速烹煮汲取月光的山泉,举杯低饮如同品尝海潮的咸味。
面对广阔天地,思乡之情更显遥远,时光匆匆,旅人的两鬓已渐斑白。
想要邀请洪崖仙人一同欢笑,山间的竹林在风中发出萧瑟声。
注释
初疑:最初怀疑。
石壁:陡峭的岩壁。
无行路:没有路可走。
已转:转过弯。
透碧霄:穿透青天。
茶鼎:煮茶的器皿。
快烹:快速烹煮。
泉窦月:汲取月光的泉水。
低吸:低头品尝。
海门潮:比喻海浪。
乾坤:天地。
浩荡:广大无垠。
乡心:思乡之情。
客鬓凋:旅人的鬓发凋零。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一笑:欢笑。
满山竹□:满山的竹林。
自萧萧:自然地发出萧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自然山水中的情景和内心感受。开头两句“初疑石壁无行路,已转方知透碧霄”表现了诗人最初对前方道路的迷茫与困惑,但随着步履的推进,终于发现了一条通往碧绿天际的路径。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喻了人生旅途中不断探索和超越自我的过程。

接下来的两句“茶鼎快烹泉窦月,酒杯低吸海门潮”则展示了诗人在山水间享受清泉与美酒的景象。这里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捕捉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中间两句“乾坤浩荡乡心远,岁月苍忙客鬓凋”流露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身处远方,但内心深处依然怀念着故土,而岁月匆匆,旅途中的劳碌和孤独也让诗人的鬓角逐渐斑白。

最后两句“欲约洪崖同一笑,满山竹□自萧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融入其中的愿望。诗人希望能够与大自然分享一份喜悦,而那无尽的竹林则在风中发出悠扬的声响,仿佛在向诗人诉说着什么。

整首诗通过山水、茶酒、乡愁和时光等元素,勾勒出了一位旅途中的隐逸者对自然美景与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朱叔大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村舍七首·其三

露草乾时儿牧羊,朝日出时女采桑。

一床絮被千万足,不解城中有许忙。

(0)

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三首以谢·其一

家园破社得鹰爪,舌本初参便到眉。

忽喜云腴来建苑,坐令渴肺生华滋。

(0)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七首·其四

佛供斋僧冀万分,幽明路绝竟难论。

若为可慰重泉念,触事平心无怨恩。

(0)

杂咏四首·其一

少日狂疏触怒嗔,每缘忧患丧吾真。

晚收咄咄书空手,却作腾腾任运人。

(0)

杂咏十首·其九

斜风吹雨晚空濛,独立溪边两鬓蓬。

便过此生何所恨,百年强半水云中。

(0)

和曾待制游两山三首·其二题天章山宿鹭亭

疏钟迎客到溪亭,碧瓦朱栏相照明。

想得松阴排万衲,篮舆放处恰诗成。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