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家榆火,分得到,小窗间。
敢银烛华筵,红篝鸳帐,曾炤新欢。
无情此时独坐,教荧荧、一点慰春寒。
几度爆花眼困,再令挑草心悭。有心人共此更阑。
常为惜韶颜。怕露湿光微,风摇焰闪,倦眼难看。
云屏向人有意,知今宵、瘦影为谁单。
只待兰膏尽也,将人催上巫山。
有谁家榆火,分得到,小窗间。
敢银烛华筵,红篝鸳帐,曾炤新欢。
无情此时独坐,教荧荧、一点慰春寒。
几度爆花眼困,再令挑草心悭。有心人共此更阑。
常为惜韶颜。怕露湿光微,风摇焰闪,倦眼难看。
云屏向人有意,知今宵、瘦影为谁单。
只待兰膏尽也,将人催上巫山。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作《木兰花慢·其四·灯下美人》是徐石麒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灯下独坐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有谁家榆火,分得到,小窗间",开篇便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仿佛能看到一缕微弱的灯火透过小窗洒进屋内,暗示了主人公身处的环境。接着,词人通过"敢银烛华筵,红篝鸳帐,曾炤新欢",描绘了昔日热闹欢聚的场景,与现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此刻的孤寂。
"无情此时独坐,教荧荧、一点慰春寒",女子独自面对冷寂的夜晚,只有那一盏灯火陪伴,显得尤为凄凉。"几度爆花眼困,再令挑草心悭",通过写女子看花眼倦,无法点燃更多希望,表达了她的无奈和哀愁。
"有心人共此更阑",女子渴望有人能理解她的感受,但又担心夜深露重,灯光微弱,"怕露湿光微,风摇焰闪,倦眼难看",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忧虑。"云屏向人有意,知今宵、瘦影为谁单",借云屏之口,道出女子的孤单,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期盼。
最后,"只待兰膏尽也,将人催上巫山",以神话中的巫山云雨典故,表达了女子期待爱情降临,即使只剩下一滴油,也要燃烧自己照亮前方,寓意着她对美好未来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明末清初女性在孤独寂寞中的坚韧与期待。
雄藩镇楚郊,地势郁岧峣。
双旌拥万戟,中有霍嫖姚。
海云助兵气,宝货益军饶。
严城动寒角,晚骑踏霜桥。
翕习英豪集,振奋士卒骁。
列郡何足数,趋拜等卑寮。
日宴方云罢,人逸马萧萧。
忽如京洛间,游子风尘飘。
归来视宝剑,功名岂一朝。
金杯缓酌清歌转,画舸轻移艳舞回。
自叹鹡鸰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
天色低澹澹,池光漫油油。
轻舟闲缴绕,不远池上楼。
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
神恬津藏满,气委支节柔。
众处岂自异,旷怀谁我俦。
风车笼野马,八荒安足游。
开颜陆浑杜,握手灵都周。
持君宝珠赠,顶戴头上头。
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
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
丁丑语甲子,深藏八堂里。
何意坐堂里,中央有天子。
西北天火照,龙山昭童子。
赤光连北斗,童子木上悬白幡,胡兵纷纷满前后。
拍手唱堂堂,驱羊向南走。
胡兵未济汉不整,治中都护有八井。
兴伍伍,仁义行武。得九九,得声名。
童子木底百丈水,东家井里五色星。
我语不可信,问取卫先生。
戌亥君臣乱,子丑破城隍。
寅卯如欲定,龙蛇伏四方。
十八成男子,洪水主刀傍。
市朝义归政,人宁俱不荒。
人言有恒性,也复道非常。
为君好思量,何□□禹汤。
桃源花□□,李树起堂堂。
只看寅卯岁,深水没黄杨。
《劝进疏引谶·其一》【唐·不详】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丁丑语甲子,深藏八堂里。何意坐堂里,中央有天子。西北天火照,龙山昭童子。赤光连北斗,童子木上悬白幡,胡兵纷纷满前后。拍手唱堂堂,驱羊向南走。胡兵未济汉不整,治中都护有八井。兴伍伍,仁义行武。得九九,得声名。童子木底百丈水,东家井里五色星。我语不可信,问取卫先生。戌亥君臣乱,子丑破城隍。寅卯如欲定,龙蛇伏四方。十八成男子,洪水主刀傍。市朝义归政,人宁俱不荒。人言有恒性,也复道非常。为君好思量,何□□禹汤。桃源花□□,李树起堂堂。只看寅卯岁,深水没黄杨。
https://shici.929r.com/shici/YAZd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