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吹笛傍江干,木落淮南夜色寒。
三弄水边人舣棹,一声云杪客凭栏。
梅花簌簌吹应落,杨柳依依折欲残。
惆怅绿珠何处在,绮窗深锁月漫漫。
何人吹笛傍江干,木落淮南夜色寒。
三弄水边人舣棹,一声云杪客凭栏。
梅花簌簌吹应落,杨柳依依折欲残。
惆怅绿珠何处在,绮窗深锁月漫漫。
这首元代张翥的《闻笛》描绘了一幅江边夜晚的画面。首句“何人吹笛傍江干”以设问起笔,引发读者对吹笛人的想象。接着,“木落淮南夜色寒”点明季节为秋季,淮南之地,夜晚的寒意透过落叶更显凄清。诗人通过“三弄”和“一声”,写出笛声在水边回荡,时断时续,仿佛触动了人们的心弦。
“水边人舣棹”描绘了舟子停船倾听的情景,而“云杪客凭栏”则暗示了远处的旅人倚栏凝听笛声,画面感十足。接下来,“梅花簌簌吹应落”运用了通感,将笛声与梅花飘落相融,增添了诗意的凄美。“杨柳依依折欲残”则借柳枝摇曳,表达离别之苦,笛声似乎使得柳条也有了情感。
最后两句“惆怅绿珠何处在,绮窗深锁月漫漫”以典故收尾,绿珠是古代美女,这里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诗人感叹如绿珠般的美好不再,只有绮窗深锁,月色朦胧,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怀旧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笛声为线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感伤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
六月不知春色尽,五更来伴夏鸡声。
树头萧瑟长风过,马上瞢腾短梦惊。
劝汝无言归旧谷,先秋番次候虫鸣。
一番蓼花雨,几阵桂枝风。
杖藜多暇,准拟同醉小山重。
底事阮郎清致,苦托休文瘦损,咫尺阻西东。
秋色浩如许,岂可欠诗翁。门前事,都莫问,付杯中。
纷纷蛮触等耳,富贵大槐宫。
何惜振衣而起,相与凭栏一笑,抵掌共谈空。
佳客傥不至,推枕卧云松。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
凉宵幸对,一轮端正,娟娟秋色。
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
对金茎露冷,铜壶漏静,梧阴转、画桥北。
堪叹平生辙迹。算纷纷、为谁驱役。
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
抖擞吟情,徘徊舞影,可怜佳夕。
怅力微心在,梦中一曲,似黄楼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