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范启东所藏俞汉远云山图》
《题范启东所藏俞汉远云山图》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会稽俞生富天趣,笔法传得高房山。

白云滉瀁生空谷,危峰飞出青冥间。

灌木青葱俯溪曲,溪面沉沉湛寒玉。

超然肥遁者谁子,深结茅斋擅幽独。

人间嘉景何处无,何必远求衡与庐。

白头尘累苦羁绊,我念林栖增郁纡。

吁嗟俞生此遗迹,俞范昔年交莫逆。

知是看图重故人,不但溪光与山色。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范启东所藏俞汉远云山图》。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俞汉远(俞生)的绘画技巧,以及画中所蕴含的自然之美。

首句“会稽俞生富天趣,笔法传得高房山”开篇点明了画家俞生的天赋和技艺,将他与高房山相提并论,暗示其艺术造诣之高。接下来,“白云滉瀁生空谷,危峰飞出青冥间”两句,以动态的白云和高耸入云的山峰,营造出一种空灵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画作中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灌木青葱俯溪曲,溪面沉沉湛寒玉”则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的细节,绿树环绕溪流,溪水清澈如玉,静谧而富有生机。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体现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表现力。

“超然肥遁者谁子,深结茅斋擅幽独”两句,通过描述隐居者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这不仅是对画中人物的想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人间嘉景何处无,何必远求衡与庐”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普遍认同,认为美好的景色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地方,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普适性和广泛性。

最后,“白头尘累苦羁绊,我念林栖增郁纡”抒发了诗人对现实束缚的感慨,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吁嗟俞生此遗迹,俞范昔年交莫逆”表达了对俞生及其作品的赞赏,并提及了俞生与范启东之间的深厚友谊,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云山图的描绘,不仅赞美了俞汉远的绘画技艺,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催租谣

八月冷风获未毕,老农在田吏在室。

呼农尔来前,尔胡不知律。

悬官新政催科急,百里官粮限三日。

南城豪弁虎而翼,前日圜扉辱徽纆。

西街旧宦居要职,昨日公庭被呵叱。

谅尔小民不能匿。

吏色扬扬老农泣,牧豕儿归觅枣栗。

(0)

大把关

翳翳下斜阳,暧暧见村坞。

荒林老树边,聚落成三五。

门外放鸡豚,檐前坐翁姥。

秋禾既登场,冬菜亦生圃。

沽酒不用帘,猎兽或张弩。

地利本硗瘠,民俗复椎鲁。

生当太平时,居然称乐土。

惟闻静德僧,畏尔采樵斧。

(0)

安仁溪口

罨画人家绕小溪,满林风露压篷低。

秋江记得停舟处,斜日梢头橄榄梯。

(0)

村居杂感

悟得从前事总非,杜门无事结交稀。

常投却老休粮药,时典驱寒夹絮衣。

来往闲云随自适,飞鸣小鸟亦知机。

此身甘作书中蠹,养得仙胎脉望肥。

(0)

春阴

积阴如梦暗春城,醉拥衾裯睡不成。

芳草隔帘寒色重,落花空院雨声轻。

谁家画阁和云启,野老乌犍破晓耕。

明日新晴山下路,东风纨扇几人行。

(0)

花落

花落斜阳外,无人酒半醺。

客愁多似水,春梦乱如云。

庾信伤心赋,陶潜自祭文。

古来贤达者,谁不泪纷纷。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