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秋·其十九》
《感秋·其十九》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圣哲尚中道,大哉美随时。

出处虽殊途,久速与运期。

莘野方释耒,九五以为师。

西山去不返,殷士宁食薇。

鸿鹄横九霄,鹪鹩安一枝。

物类同如此,子心何所疑。

(0)
鉴赏

这首诗《感秋(其十九)》由明代诗人林鸿创作,通过对比不同事物在面对时间流转、世事变迁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圣哲尚中道,大哉美随时”,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强调圣人智者遵循中庸之道,顺应时势之美。接着,“出处虽殊途,久速与运期”进一步阐述,指出无论是出仕还是隐退,都是根据时机和命运的安排,各有其道。

“莘野方释耒,九五以为师”运用典故,以周文王在田间劳作与成为帝王的对比,说明了人在不同阶段的角色转变,但都应保持谦逊学习的态度。“西山去不返,殷士宁食薇”则借用了商朝末年箕子的故事,表达即使面临绝境,也要坚守节操,不改初心。

“鸿鹄横九霄,鹪鹩安一枝”通过对比高飞的鸿鹄与栖息的鹪鹩,展现了不同生命形态在面对广阔天地时的选择,暗示了个体在面对广阔世界时的自由与局限。

最后,“物类同如此,子心何所疑”总结全诗,提出万物皆有其生存之道,人类亦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必过分疑惑或焦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历史典故,探讨了人生选择、顺应时势、坚守本心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熟虑。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送赵员外行边歌

烽火夜照甘泉赤,万马南来踏秋色。

汉家推毂三将军,幕府羽书尚充斥。

塞内屯营称戊巳,兵前击柝连朝夕。

射鸟小儿拜期门,牧羊贾人助田宅。

纷纷争睹献前筹,寂寂谁同天子忧。

朝贵俱投骠骑里,书生多著鹔鹴裘。

学得量沙任转饷,能言画地便封侯。

赵君自是关西侠,平生报恩身似叶。

倚马逡巡草檄文,论兵慷慨弹长铗。

已令野史传循良,复要云台策勋业。

须臾持节按榆关,金城形势奏书还。

受降横夺单于胆,长乐全回圣主颜。

不学蒙恬绝地脉,誓同飞将定天山。

铙歌倘俯长城窟,哀吹缘霜夜中发。

东都甲第金满闉,京观何人辨枯骨。

(0)

初至登州就台小憩

陆走费轮蹄,暑征困衣领。

浃旬嵎夷造,乃使烦虑屏。

税微公牍简,讼折人吏静。

海气蠲夙苛,山风荐微冷。

庭葵悄然落,小雨殢远景。

篇留浩荡域,酒引无何境。

卧起俱所适,低回发沈省。

彼烦焉终却,此逸宁遂永。

窃禄在牵丝,援阶类汲绠。

颜腼久京洛,心掩谈箕颍。

千石幸未踰,吾其从小邴。

(0)

寓怀·其十一

大禹甘旨酒,愀然若有惩。

万机日坌至,焉能事尊罂。

陶公但湛饮,千载自休名。

贫贱足肆志,富贵长营营。

黼衮与布衣,交伸不可争。

(0)

龟山操

龟之山吐云蔽龟山兮,彼龟不知以云藩兮。

予望鲁社龟兮间之,君臣交贤谁兮辨之噫。

(0)

汉郊祀歌二十首·其九日出入

日出入,浴咸池,度白石,令我不得休息。

故令应龙在吾东,格泽在吾西,长离在吾南,玄武在吾北。

为我骖驾虚无,遨游太清都。下视浊世,一如浮蛆。

我欲返,不得欢娱。安用忧愁悲思,且为娱。

(0)

寄南岑

晋水吴山路渺漫,几于清夜梦相看。

天边落雁千金重,海上驱兵六月难。

高会久虚王子席,浮名何用大夫官。

斗南日日频回首,目断秋空意未阑。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