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度居庸高峰》
《从度居庸高峰》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玉辇巡边徼,师还此伐鼗。

紫云随警跸,红日动旌旄。

地险关城壮,天清眺望高。

非才叨侍从,无补只徒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巡视边疆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壮观的边防景象与崇高的皇家威仪。

首联“玉辇巡边徼,师还此伐鼗”开篇即以“玉辇”点出皇帝的尊贵身份,以“巡边徼”描绘出巡视边疆的宏大场面,而“师还此伐鼗”则暗示了军队的归程,以及在归途中进行的仪式活动,营造出庄重而又不失肃穆的氛围。

颔联“紫云随警跸,红日动旌旄”进一步渲染了皇家出行的壮观景象。紫云象征着祥瑞与神秘,随行于皇帝的车驾周围,增添了神圣的气息;红日与旌旄(军旗)的动态描绘,则展示了日光下军容的辉煌与活力,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颈联“地险关城壮,天清眺望高”转而描写居庸关的地理特征与壮丽景色。地势险要,关城坚固,体现了边防的重要性和防御的严密性;同时,天空清澈,视野开阔,展现出一种辽阔与宁静之美,形成鲜明对比。

尾联“非才叨侍从,无补只徒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评价以及对未能为国家做出实质贡献的自责。作为侍从,他虽有幸陪伴皇帝,但深感自己才能有限,无法为国家带来实际的帮助,因此感到徒劳无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皇家巡视边疆的庄严与壮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职责与能力的反思与自省。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寿陆义斋·其一

归棹石门江水长,肯留一片广州香。

不须人祝千年寿,但愿公流百世芳。

长侍潘舆游故里,胜持汉节落南荒。

芙蓉金菊秋风径,好和陶辞引玉觞。

(0)

马道士为詹仲明作柳城春色图城门外柳树连堤桃花夹竹小桥渔艇茅屋下有读书人不知何处景也为题二绝·其二

城外春风野水浑,桥头双桨下孤村。

柳桃红绿撩人眼,独坐书斋懒出门。

(0)

有感三首·其一

场屋当年负隽声,白头牢落竟何成。

一生受用兔园册,千载应无麟阁名。

被服易招山鸟怪,题诗难学野狐精。

羊裘老弃渔滩上,印绶新加少傅荣。

(0)

寄云林杨少云自衡之桂

问讯杨夫子,经年客异乡。

南浮湘水远,西望楚天长。

五岭梅花发,孤城草色荒。

白云遥满目,曷久住炎方。

(0)

双头莲

汉室婵娟双姊妹,天台缥缈两神仙。

当时尽有风流过,谪向人间作瑞莲。

(0)

小车六言吟

昔人乘车是常,今见乘车仓皇。

既有前车戒慎,岂无覆辙兢庄。

将出必用茶饮,欲登先须道装。

轸边更挂诗帙,辕畔仍悬酒缸。

轮缓为移芳草,盖低因碍垂杨。

水际尤宜稳审,花间更要安详。

朝出频经履道,晚归屡过平康。

春重纵观明媚,秋深饫看丰穰。

五凤楼前月色,天津桥上风凉。

金谷园中流水,魏王堤外脩篁。

静处光阴最好,闲中气味偏长。

所经莫不意得,所见无非情忘。

或见农人拥耒,或见蚕女求桑。

或见蘼芜遍野,或见蒺藜满墙。

或见荆棘茂密,或见芝兰芬芳。

或见鸡豚狗彘,或见雕鹗鸾凰。

恶者既不见害,善者固无相伤。

华岳三峰岌嶪,黄陂万顷汪洋。

不为虚作男子,无负闲居洛阳。

天地精英多得,尧夫老去何妨。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