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宣府庙学》
《谒宣府庙学》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下马趋黉宫,敬谒先圣师。

圣颜俨温穆,从祀森威仪。

簠簋备法制,堂庑何岿巍。

斋居豁明敞,富列书与诗。

童冠数十辈,济济咸肃祗。

俯仰动忻怿,亦复兴叹咨。

上谷秦所郡,逢掖时所讥。

寥寥千载后,振举昉自兹。

圣代崇文教,涵濡浃边陲。

伟哉谭公劳,焕耀无穷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宣府庙学拜谒先圣师的场景。首句“下马趋黉宫”,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虔诚之心,以及对教育场所的敬畏之情。接着,“敬谒先圣师”一句,直接点明了此行的目的,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尊敬和膜拜。

“圣颜俨温穆,从祀森威仪”两句,通过描绘圣人的庄严形象和祭祀仪式的庄重,营造出一种神圣而肃穆的氛围。接下来,“簠簋备法制,堂庑何岿巍”则进一步展示了庙学的规模宏大和制度完备,体现了古代教育的严谨与规范。

“斋居豁明敞,富列书与诗”描绘了庙学内环境的宽敞明亮,以及丰富的藏书和文学作品,突出了知识的丰富与文化的传承。随后,“童冠数十辈,济济咸肃祗”描述了学生们整齐有序、恭敬严肃的学习状态,展现了教育的秩序与和谐。

“俯仰动忻怿,亦复兴叹咨”表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最后,“上谷秦所郡,逢掖时所讥”提到了庙学所在之地的历史背景,以及古代对学者的尊重与讽刺,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深度。

“寥寥千载后,振举昉自兹”强调了庙学在千年后的振兴,以及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接着,“圣代崇文教,涵濡浃边陲”赞扬了圣明时代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以及其对边远地区的普及与影响。

“伟哉谭公劳,焕耀无穷期”是对庙学创始人谭公辛勤付出的赞美,以及对其功绩永垂不朽的肯定。整首诗通过对庙学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情赞颂,展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辉煌成就和深远影响。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送方公亮扬州教授

莫作芜城赋,长歌藻泮思。

盘餐陈苜蓿,虚座拥皋比。

彭蠡家何近,漳江棹不迟。

春城且冰雪,能忘别离时。

(0)

秋日寄牛农师

别酒记春深,秋来少信音。

出门谁共语,策杖祇幽寻。

晴叶因风堕,寒螀著露吟。

荆门霜落早,离思亦难禁。

(0)

闻孙阁部罢归

岌岌宁前戌,朝朝起战云。

如何大丞相,翻作故将军。

国尚多清议,权仍属圣君。

庙堂宁左计,或恐是传闻。

(0)

题杏园赐宴

曲江江上杏花红,朵朵新沾雨露同。

闻喜承恩谁独醉,斜看燕子舞春风。

(0)

送小塘之任临安

吾邑佳山水,水塘壶与青。

种松芸阁古,栖鹤草堂灵。

结绶离仙界,分符出帝庭。

越中风景似,兰芷满云汀。

(0)

赠祝九山以户部尚书郎为德府长史·其二

羡尔黄金台上客,悠悠扬旆下兰台。

曳裾暂远红尘苦,授简偏怜白雪才。

回首花边新酒伴,同声天上少诗媒。

那堪秋日遥相送,蓟北云飞两半来。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