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阮郎归.燕》
《阮郎归.燕》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阮郎归

双双剪水镜湖旁。萍开一片光。游鱼正绕紫鸳鸯。

轻衔过夕阳。新月上,素琴张。窥人在画梁。

巢中多少落花芳。成泥更有香。

(0)
鉴赏

这首《阮郎归·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燕子在湖畔、水面、空中与人间的活动,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双双剪水镜湖旁”,开篇即以“剪水”形象地描绘了燕子在湖面上飞翔的姿态,仿佛剪出了水面的波纹,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镜湖旁”则点明了地点,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萍开一片光”,进一步渲染了湖面的静谧与明亮,通过“一片光”强调了湖面反射的光芒,与燕子的活动相映成趣。

“游鱼正绕紫鸳鸯”,将视线转向水中,描绘了鱼儿围绕着鸳鸯嬉戏的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下文的“轻衔过夕阳”埋下了伏笔。

“轻衔过夕阳”,燕子在夕阳的余晖中轻巧地掠过水面,这一瞬间充满了诗意与浪漫,体现了燕子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新月上,素琴张”,月亮升起,琴声响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窥人在画梁”,燕子在屋檐或画梁上窥视人类的生活,这一细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与互动,增加了诗歌的人情味。

“巢中多少落花芳。成泥更有香”,最后两句描绘了燕子筑巢时,花瓣与泥土混合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重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首词通过燕子这一小生灵的活动,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嘉义八景诗

峻岭高峰画不成,一湖光景许澄清。

风来竹院浑忘暑,月满梅村分外明。

疏影浅深宜晚照,暗香浓淡爱新晴。

楼台近水欣先得,此处清辉恰与争。

(0)

寄吴霁轩军台阳·其一

畏途早唱慎风波,其奈中流荡漾何。

竟累平原弹铗好,最伤乐毅谤书多。

雨云世态真如土,石火人情一刹那。

终有天王明圣在,扁舟何必办渔蓑。

(0)

寄林时甫通副维源

订交四十载,两世比纪群。

沧海隔千里,岔岭思暮云。

合室饱白粱,更感汝殷勤。

狂澜回既倒,银台看策勋。

(0)

台阳八景

火轮初出海波齐,一道云霞望眼迷。

炯炯赤光射鲸背,嘐嘐清唱送天鸡。

漫惊秋橘悬晖迥,那识扶桑拂影低。

咫尺便应霄汉接,世人何处问端倪。

(0)

七夕微雨病不成寐忆昨年是夕偕白颖亭阮辅臣集任伯卿官斋宴饮欢甚今白阮俱下世伯卿亦迁任去抚今追昔不胜怆然

依然逢此夕,隔岁事增悲。

南蒲销魂日,西州陨涕时。

星怜河鼓寂,浪聒海门驰。

一雨宵深坐,知予病强支。

(0)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其一

流光能博几何欢,衿契相从慰岁寒。

底事沧洲不成趣,闻来须放酒杯宽。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