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校士镇远》
《秋日校士镇远》全文
明 / 李学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振铎东来霜满林,遐陬干羽主恩深。

诸生谁是穿杨手,千里余怀相马心。

秋肃鹗鹍冲汉起,春浓桃李上林阴。

华堂兀坐青山暮,独对黄花试一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校士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情怀。首句“振铎东来霜满林”,以“振铎”象征教育的开启,霜满林则暗示着秋天的肃穆与收获的季节,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遐陬干羽主恩深”一句,表达了朝廷对边远地区学子的深切关怀,通过“干羽”这一古代礼乐之物,形象地展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渴望。

“诸生谁是穿杨手,千里余怀相马心”两句,运用了“穿杨”和“相马”的典故,前者比喻在众多学生中寻找才华出众者,后者则是比喻识别和选拔人才。这两句表达了对教育者发现和培养人才的期待,以及对千里之外学子的深切关怀。

“秋肃鹗鹍冲汉起,春浓桃李上林阴”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秋季的鹗鹍(大雁)冲天而起,春天的桃李在上林中繁茂生长,象征着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成长,同时也寓意着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

最后,“华堂兀坐青山暮,独对黄花试一吟”则以华堂为背景,描绘了教育者在傍晚时分独自面对黄花吟诗的情景,既表现了教育者的孤独与坚守,也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教育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教育的盛况,以及教育者与学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理想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李学一
朝代:明

李学一,字万卿,号文轩。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参议、贵州提学副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李学一诗,以张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轩公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次答宗人育璞

衡山西下洞庭东,泪竹斑斑万古同。

曾记狂歌荆国日,早将身拜舜皇宫。

采芝且免忧高盖,结柳何堪送五穷。

知子共为妫水后,此心相喻不言中。

(0)

赠家天池

昔君十五青青衿,姿颜如玉能鼓琴。

再三祈请一挥手,四座宾客皆倾心。

尊君虬须古侠客,坐拥楼船通绝域。

我从海外一见之,及到君堂始相识。

酣歌永啸乐未终,其如世事犹汹汹。

君挽长弓射白雁,身骑大马能追风。

珊瑚合挂渔人网,姓名忽列鹰扬榜。

北台买骏尚悬金,西郭栽花还自赏。

蹉跎五十鬓未霜,有子能诗与父长。

看君不复愁衰老,惟忧无以答苍苍。

去年荐饥民最苦,四郊就赈愁风雨。

君募蓬茅数十区,瘠子愁妻各其所。

荒原或有不归魂,掩之以棺埋以土。

吁嗟乎,使君食禄就一官,职守所拘宁有补。

不如逍遥落拓作闲人,足使饥嬴有宁宇。

(0)

送詹意友之潮阳扶其父祖旅榇还闽二首·其一

两世遗骸涨海边,首丘唯赖子孙贤。

客来岭外三千里,泪滴棺前十二年。

(0)

送人入夔州二首·其二

书札频归识远情,别来两度见秋生。

旌旗西入巴人国,锁钥东临白帝城。

三尺青萍占夜气,一篇黄石是家声。

盛年功伐寻常事,好勒麒麟阁上名。

(0)

贺广州冯使君二首·其二

南北犹悭相见缘,仁声先自异方传。

棠阴未剪灵山下,骥足曾开禹穴前。

莘野有勋仍相陟,韦侯世守亦承贤。

今时盛事宁殊古,白首宁忘野史编。

(0)

筑室谣和何不偕三首·其二

少小师前修,安能事一室。

老为妻子累,艰难结蓬荜。

十年迁播数易居,匪自求之天我兀。

谁怜鸠拙不能巢,只闻兔狡存三窟。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