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公明求赞》
《吴公明求赞》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赞

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

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

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清远所作,名为《吴公明求赞》。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吴公明的隐士形象,通过对其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首句“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开篇点出吴公明是一位在龙门之地的老者,坦然自得,不为外界所动,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两句,描述了吴公明虽身处深山,但其名声却远播四方,尽管他过着隐居的生活,却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岁月流逝,已度过了十个春秋。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吴公明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他可能是在某个时刻决定改变居住环境,移庵而居,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持真实的自我,体现了他对于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淡泊态度。

最后,“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一句总结了吴公明的一生,他与世无争,与人为善,通过与人的交往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这种缘分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利益交换,而是基于真诚与理解的深厚情谊。同时,这也暗示了吴公明通过与人交往,达到了某种心灵上的通达与智慧,即“神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公明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于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诗人以赞美的笔触,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敬仰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七夕风雨遣兴

江海风波惜此生,长歌清酌谢尘缨。

匏瓜无匹原非恨,纨扇初捐尚有情。

乍可团圞傲新月,稍怜啜泣助秋声。

汉皋玉佩高唐雨,一例人天误旧盟。

(0)

乱后一首赠癸叔

乱后相逢一慨然,剑矛炊淅自烽烟。

已无春色资挥麈,稍促霜华欲堕颠。

为郡尚虚三斟酝,浮家应办五湖船。

斯人合作词仙老,我亦迷阳畏不前。

(0)

奉怀步曾金陵

朝霞西子窥妆镜,落日南朝向石城。

便送沧州入寒梦,稍移角枕听江声。

天涯倦羽兹能息,霜半秋菘晚欲成。

想得拨灰吟啸罢,夜深梧影一栊明。

(0)

将往旧京感作

欲出遨游散郁伊,却愁惘惘与谁期。

老来世宙异年少,梦里天亲多醒时。

下噀寡欢连夕饮,西郊遣兴愿春迟。

古人虽说穷愁极,落寞犹殊此日悲。

(0)

法源寺追忆叔峤暾谷

樽前苟活数同游,坐久才知子未休。

客里风光殊可念,衰时人物本难留。

沉冤百日君门静,溅泪青春渭水流。

痛定若思鼌贾策,也应功罪讼从头。

(0)

赤壁舟中玩月·其一

细浪无声息,舟中生夕明。

清江流万里,山月照孤城。

村酒独成酌,风帆多夜行。

殷勤远相送,凄绝伏波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