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旅夜长,万感何时歇。
蕙花渐寒暮,心事犹楚越。
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阙。
每闻长乐钟,载泣灵台月。
明旦北门外,归途堪白发。
九秋旅夜长,万感何时歇。
蕙花渐寒暮,心事犹楚越。
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阙。
每闻长乐钟,载泣灵台月。
明旦北门外,归途堪白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夜宿时的感慨与寂寞。"九秋旅夜长,万感何时歇"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旅途中无尽的孤独感受。"蕙花渐寒暮,心事犹楚越"则通过蕙花的凋零与寒意,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忧愁和苦楚。
"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阙"中的“直躬”形容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站立的孤单身影,而“邅世道”则表达对世事的无奈与迷茫。“咫步”指的是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的样子,“隔天阙”则是说诗人心中有着难以逾越的精神障碍。
"每闻长乐钟,载泣灵台月"里,长乐钟声成为了触发诗人情感的催化剂。长乐钟在这里不仅是时间的象征,也让诗人的悲伤与思念如潮水般涌出,甚至能与明亮的月光共鸣。
最后两句"明旦北门外,归途堪白发"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无奈,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头发斑白的感慨。这里的“堪”字用得甚好,它既表达了诗人的不舍,也隐含着一种宿命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长安旅舍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切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是一首蕴含深情、抒发豪放之美的佳作。
乾历端辰启,王庭庆礼昭。
虞篇五端辑,汉句九宾朝。
物象开苍陆,声明薄绛霄。
寒依朱燎尽,春入綵旗遥。
舞翟凌干密,蟠螭压陛骄。
晨光生剑佩,和气引咸韶。
宝极瞻垂衮,星阶集珥貂。
班时先正夏,拜祝故尊尧。
山献称觞寿,雷传浃宇谣。
燕需云布象,恩沥斗回杓。
任土虔方骋,居乡列瑞条。
须知容典盛,画一赖曹萧。
紫汉回天斗柄横,萧萧羸马困遄征。
南归昼绣恩偏厚,应有乡人笑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