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安晚先生郑左相》
《上安晚先生郑左相》全文
宋 / 宋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直上昭文便乞闲,貂蝉鬓底未全斑。

静看世事千年后,总在梅花一笑间。

松菊主宾虽自得,君王休戚暗相关。

更须正笏岩廊上,整顿皇家若泰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ānwǎnxiānshēngzhèngzuǒxiāng
sòng / sòngbǎirén

zhíshàngzhāowén便biànxiándiāochánbìnwèiquánbān

jìngkànshìshìqiānniánhòuzǒngzàiméihuāxiàojiān

sōngzhǔbīnsuījūnwángxiūànxiāngguān

gèngzhèngyánkuòshàngzhěngdùnhuángjiāruòtàishān

注释
直上:径直前往。
昭文:地名,可能指代某处清闲之地。
貂蝉:古代美女,这里比喻人的鬓发。
斑:斑白。
静看:静静观察。
世事:世间之事,指历史和人事变化。
一笑间:一瞬间,形容时间短暂。
松菊:古人常以松菊象征隐逸生活。
主宾:主人和宾客,也可理解为理想与现实。
休戚:忧喜、祸福。
暗相关:暗中相互关联。
正笏:手持笏板,表示正式场合。
岩廊:朝廷或殿堂。
若泰山:如同泰山般稳固,形容地位稳固。
翻译
径直前往昭文以求清闲,尽管鬓发间还未全白如貂蝉。
静静地观察千年后的世事变迁,一切终将在梅花绽放的笑容中找到答案。
松菊象征主人与宾客,各自怡然自得,但国君的喜怒哀乐与之息息相关。
更要手持笏板在朝廷之上,像治理泰山一样稳固皇家基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向往。诗中“直上昭文便乞闲”表现了诗人希望亲近皇帝,得到休息的愿望;“貂蝉鬓底未全斑”则描绘了一种不完整或不完美的状态,可能是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一种隐喻。接下来的“静看世事千年后,总在梅花一笑间”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对未来持有一种淡然和乐观态度。梅花常象征着高洁与孤傲,这里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松菊主宾虽自得,君王休戚暗相关”则是在说,即使个人生活得以自在,但作为臣子,对于君主的忧愁也应该有所关怀。这反映了古代士大夫对于天下之事的责任感和担当。

最后两句“更须正笏岩廊上,整顿皇家若泰山”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清廉、国家稳固的期望。这里的“正笏”指的是端正冠冕,“岩廊”则可能是宫殿之类的地方;“整顿皇家若泰山”则是在比喻希望皇家的稳固如同泰山一般。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态度,更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

作者介绍

宋伯仁
朝代:宋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猜你喜欢

苕溪逢谢长史姊丈携家适至赋此志喜且以为别

不谓飘零客,能逢骨肉亲。

乍同灯下语,犹讶梦中身。

意绪兼悲喜,关河各苦辛。

音初闻里闬,事但话乡邻。

细问儿童长,空怜弟妹贫。

艰危前路甚,消息故园真。

虽得欢携乐,其如别泪新。

明朝又分手,两地共伤神。

(0)

上杨叔向参知

清朝骚雅见遗音,爱士常怀倒屣心。

太史文章高倚马,右军书法得来禽。

家饶美竹堪为箭,爨有焦桐解辨琴。

行部时时过剑水,匣中风雨作龙吟。

(0)

语溪舟中除夕用旧韵

满江灯火照帆樯,断送韶华在异乡。

红烛也流今夕泪,青铜犹忆去年妆。

孤身长路思千里,半世虚名梦几场。

欲解离愁谋一醉,行厨何处有椒觞。

(0)

送林叔度游支提寺

何时踪迹别壶公,岁晚看山过霍童。

客路杖藜残雪里,人家鸡犬乱云中。

钟闻下界诸天近,寺隐深林一径通。

遥想空门多胜事,半龛明月几僧同。

(0)

侯君右来自永嘉喜赠

西园公子旧知名,负剑长歌海上行。

何日寝丘酬楚相,谁人虚席重侯生。

赋成白雪骄彤管,衣带朱霞恋赤城。

闻说临邛方贵客,莫因残岁急归程。

(0)

送兴公弟之吴为先人乞铭·其二

叮咛数语泪千行,此去关山路渺茫。

三伏炎蒸过剑浦,一江风雨度钱塘。

魂随远屿孤鸿断,目极遥天匹练长。

当念倚门双白发,莫将行色滞他乡。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