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谓飘零客,能逢骨肉亲。
乍同灯下语,犹讶梦中身。
意绪兼悲喜,关河各苦辛。
音初闻里闬,事但话乡邻。
细问儿童长,空怜弟妹贫。
艰危前路甚,消息故园真。
虽得欢携乐,其如别泪新。
明朝又分手,两地共伤神。
不谓飘零客,能逢骨肉亲。
乍同灯下语,犹讶梦中身。
意绪兼悲喜,关河各苦辛。
音初闻里闬,事但话乡邻。
细问儿童长,空怜弟妹贫。
艰危前路甚,消息故园真。
虽得欢携乐,其如别泪新。
明朝又分手,两地共伤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聚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首联“不谓飘零客,能逢骨肉亲”表达了意外相逢的惊喜,诗人作为漂泊之人,能在此刻遇到亲人,情感复杂。颔联“乍同灯下语,犹讶梦中身”则细腻地描写了重逢时的情景,仿佛梦境一般,难以置信。颈联“意绪兼悲喜,关河各苦辛”展现了重逢后的复杂心情,既有重逢的喜悦,也有对过往艰辛生活的感慨。
尾联“细问儿童长,空怜弟妹贫。艰危前路甚,消息故园真。虽得欢携乐,其如别泪新。明朝又分手,两地共伤神。”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通过询问家人近况,感叹弟妹的贫困,预感未来的艰难,即使此刻欢聚,也难掩离别的悲伤。最后,诗人预感到明天又将分别,两地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重逢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荒郊秋老木萧摵,孤岩幽旷仙灵宅。
龙去不知几多年,但余寒湫三百尺。
岩中古咏与今题,墨晕劖满不留隙。
摩崖破藓见残碑,衮衮诸公列党籍。
端履门外已勒名,如何瘴乡也镌石。
元祐去今六百秋,姓字了了存点画。
中间纵有剥蚀文,依稀犹可想遗迹。
山灵不可没奇人,故留奸名显端硕。
不然多少断碣半销磨,何故贞珉不泐今犹昔。
我来坐卧其下先顶礼,瞻望鸿名如圭璧。
可惜石工愧安民,不畏鬼非兼人责。
诸老历历应星辰,当年羽士曾避席。
不知元长欲欺谁,亲挥毫素面不赤。
宋业成灰太师殄,三百八人名犹赫。
至今墨客过碑前,指点蔡京笑哑哑。
《龙隐洞读元祐党人碑》【清·陈衍虞】荒郊秋老木萧摵,孤岩幽旷仙灵宅。龙去不知几多年,但余寒湫三百尺。岩中古咏与今题,墨晕劖满不留隙。摩崖破藓见残碑,衮衮诸公列党籍。端履门外已勒名,如何瘴乡也镌石。元祐去今六百秋,姓字了了存点画。中间纵有剥蚀文,依稀犹可想遗迹。山灵不可没奇人,故留奸名显端硕。不然多少断碣半销磨,何故贞珉不泐今犹昔。我来坐卧其下先顶礼,瞻望鸿名如圭璧。可惜石工愧安民,不畏鬼非兼人责。诸老历历应星辰,当年羽士曾避席。不知元长欲欺谁,亲挥毫素面不赤。宋业成灰太师殄,三百八人名犹赫。至今墨客过碑前,指点蔡京笑哑哑。
https://shici.929r.com/shici/SJkX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