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回环气运开,文坛佛座接仙台。
凭依在德昭灵感,蕴藉为功达化裁。
慧眼时观龙轴降,灵符画引鹤书来。
百年故址今殊昔,董倡奇勋实伟哉。
三教回环气运开,文坛佛座接仙台。
凭依在德昭灵感,蕴藉为功达化裁。
慧眼时观龙轴降,灵符画引鹤书来。
百年故址今殊昔,董倡奇勋实伟哉。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建筑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慨。诗人以“三教回环气运开”开篇,寓意着不同宗教思想的交融与时代变迁的动态平衡。接着,“文坛佛座接仙台”则展现了文化与宗教的交汇点,象征着精神追求的崇高境界。
“凭依在德昭灵感,蕴藉为功达化裁”两句,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启发智慧和实现社会变革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慧眼时观龙轴降,灵符画引鹤书来”,表达了对智慧与灵感的向往,以及通过艺术与宗教实践达到心灵升华的愿景。
后半部分,“百年故址今殊昔,董倡奇勋实伟哉”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同时对某位名为陈廷瑜的人物进行了高度赞扬,称其在长达十三年的努力下,成功修复了这些历史建筑,其贡献伟大且值得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历史文化的瑰宝,也颂扬了那些为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而不辞辛劳的人们,体现了对历史记忆的尊重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韶华七换,阻庆生申旦。
今日向高堂,载卮酒、为君满劝。
绣帘低挂,瑞霭□香浓,倩双娥,敲象板,缓缓歌珠贯。
芝兰挺秀,俱是皇家彦。
只这一般奇,见方寸、平生积善。
几多厚德,天锡与遐龄,鬓长青,颜不老,日日开华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