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言雨作风当正,得雨喜如遭旱时。
枕藉无嗔杂蓑笠,跧藏不异庇茅茨。
近看杨柳大垂手,远对云山图入眉。
日暮横流难共济,明当安稳遂东之。
谶言雨作风当正,得雨喜如遭旱时。
枕藉无嗔杂蓑笠,跧藏不异庇茅茨。
近看杨柳大垂手,远对云山图入眉。
日暮横流难共济,明当安稳遂东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雨降临的欣喜之情,以及雨后自然景色的欣赏。首句"谶言雨作风当正"暗示了一场意外的降雨,仿佛是天意为之,弥补了干旱的困扰。诗人对于这场及时雨的喜悦,犹如久旱逢甘霖,表达了他对生活所需的珍视。
"枕藉无嗔杂蓑笠"描绘了诗人与雨共眠的场景,没有丝毫怨言,即使身披蓑衣斗笠,也感到满足和宁静。"跧藏不异庇茅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即使身处简陋的茅屋,也能感受到雨带来的庇护。
"近看杨柳大垂手,远对云山图入眉"通过描绘近处杨柳随风摇曳,远处山水如画的景象,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生机与秀美,让人心情愉悦。诗人仿佛将这美景收入眼底,融入心境。
最后两句"日暮横流难共济,明当安稳遂东之"寓意着尽管傍晚时分水流湍急难以渡过,但诗人期待明日雨过天晴,生活将重新安定,他将顺着雨后的东流继续前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带来的喜悦,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宋代理学家赵蕃的乐观与豁达。
霜水收风涛,江船稳归路。
唯应江间月,照汝来往屡。
长沙隔南云,尚饱艰险趣。
天涯念棋错,睽阔皆旧故。
新知苟会心,何必欢有素。
黄钟未悬业,众目齐瓦釜。
大音故希声,欲说难至户。
况我言毛輶,谁复听其句?
所恃君盛年,学仕犹未暮。
丈夫重道义,自足轻外鹜。
观今纷华俦,愠喜随一芋。
愿终藏山书,荣于鹿眠赋。
浊泾一斛几半区,白田一沃成膏腴。
汾水流源亦不殊,循崖挟阜不可渠。
姑射山高草木敷,精英四散清流疏。
清流溉田田即癯,耕犍啬夫疲粪车。
陈蕃一室还扫除,渊明亦复新其庐。
伯夷柳惠圣之徒,其源逼窄其流污。
春日秋霜与化俎,何当得此辅唐虞。
中行未易良可吁,晋人努力无为迂。
西瑛为我吹筚篥,发我十年梦相忆。
钱唐月夜凤凰山,曾听酸斋吹铁笛。
初吹一曲江风生,馀响入树秋呜咽。
再吹一曲江潮惊,愁云忽低霜月黑。
坐中听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归客。
欢者狂歌绕树行,悲者垂头泪沾膝。
我时夺却酸斋笛,敛襟共坐松根石。
脱略悲欢万念消,悟声无性闻无迹。
西瑛筚篥且莫吹,筚篥从古称悲栗。
悲欢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无今昔。
山僧尚赖双耳顽,请为西瑛吐胸臆。
声闻相触妄情生,闻尽声亡情自释。
尽闻莫谓闻无声,机动籁鸣无间隔。
亡声莫谓声无闻,去来历历明喧寂。
吹者之妙余莫知,闻者之悟公莫测。
公归宴坐懒云窝,心空自有真消息。
《筚篥引》【元·惟则】西瑛为我吹筚篥,发我十年梦相忆。钱唐月夜凤凰山,曾听酸斋吹铁笛。初吹一曲江风生,馀响入树秋呜咽。再吹一曲江潮惊,愁云忽低霜月黑。坐中听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归客。欢者狂歌绕树行,悲者垂头泪沾膝。我时夺却酸斋笛,敛襟共坐松根石。脱略悲欢万念消,悟声无性闻无迹。西瑛筚篥且莫吹,筚篥从古称悲栗。悲欢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无今昔。山僧尚赖双耳顽,请为西瑛吐胸臆。声闻相触妄情生,闻尽声亡情自释。尽闻莫谓闻无声,机动籁鸣无间隔。亡声莫谓声无闻,去来历历明喧寂。吹者之妙余莫知,闻者之悟公莫测。公归宴坐懒云窝,心空自有真消息。
https://shici.929r.com/shici/9GlnJ8KNu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