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交僧舍冒雪宿百井关见寄》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交僧舍冒雪宿百井关见寄》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骊驹北上雪孱颜,韊矢前驱度汉关。

僧室松杉清照眼,驿亭烟火迥依山。

马衔边草枯犹瘦,雁怯胡云冷未还。

贱子不须回首问,鬓毛萧飒簿书间。

(0)
翻译
骏马向北奔驰雪花覆盖着脸庞,锐箭先行穿过汉朝的关隘。
寺庙中的松杉清风拂面,驿站的炊烟远远地依靠着山峦。
马儿嚼着边疆的干草依然消瘦,大雁畏惧寒冷的胡云不敢归巢。
我这微不足道的人无需回头询问,只在纷繁的公文间头发稀疏。
注释
骊驹:骏马。
北上:向北。
雪孱颜:雪花覆盖着脸庞。
韊矢:锐箭。
汉关:汉朝的关隘。
僧室:寺庙。
松杉:松树和杉树。
清照眼:清风拂面。
驿亭:驿站。
烟火:炊烟。
迥依山:远远地依靠着山。
马衔:马儿嚼着。
边草:边疆的草。
枯犹瘦:依然消瘦。
雁怯:大雁畏惧。
胡云:寒冷的胡地云彩。
冷未还:不敢归巢。
贱子:我这微不足道的人。
回首问:回头询问。
鬓毛:头发。
萧飒:稀疏。
簿书间:在公文之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寒冷的冬日北行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凄清、孤寂的情怀。

"骊驹北上雪孱颜"一句,以骏马作为行进的画面开端,雪花纷飞中,马匹奔跑,其颜色因雪而显得更加鲜明。"韊矢前驱度汉关"则进一步描绘了严寒的气候和北上的艰难。

"僧室松杉清照眼"一句,让人联想到诗人可能在某座寺庙中暂避,通过窗棂看到外面松树与杉树在雪光中的清澈。"驿亭烟火迥依山"则描绘了驿站的暖意和远处山峦的连绵。

"马衔边草枯犹瘦"表达了冬季枯黄的景象,连马匹都在啃食那些干枯的边地野草。"雁怯胡云冷未还"则通过大雁的飞行和北方寒冷的气候,增添了一份北国之旅的苍凉感。

"贱子不须回首问"这一句,诗人似乎在劝慰自己或他人,不必过于怀念过去。"鬓毛萧飒簿书间"则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鬓发在风中摇曳,与书卷相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严寒冬日北行时的心境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扈跸游玄地,陪仙瞰紫微。

似迈铢衣劫,将同羽化飞。

雕戈秋日丽,宝剑晓霜霏。

献觞乘菊序,长愿奉天晖。

(0)

宿湘江

九月湘江水漫流,沙边唯览月华秋。

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0)

咏仙掌

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

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

(0)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手扎荅诗示之

碧云佳句久传芳,曾向成都住草堂。

振锡常过长者宅,披衣犹带令公香。

一时风景添诗思,八部人天入道场。

若许相期同结社,吾家本自有柴桑。

(0)

杂曲歌辞·其十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0)

病中宴坐

有酒病不饮,有诗慵不吟。

头眩罢垂钩,手痹休援琴。

竟日悄无事,所居闲且深。

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窗户纳秋景,竹木澄夕阴。

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