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手扎荅诗示之》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手扎荅诗示之》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碧云佳句久传芳,曾向成都住草堂。

振锡常过长者宅,披衣犹带令公香。

一时风景添诗思,八部人天入道场。

若许相期同结社,吾家本自有柴桑。

(0)
注释
碧云:形容天空碧蓝如云。
佳句:优美的诗句。
久传芳:长久流传。
成都:中国古都之一,杜甫曾在此居住。
草堂:杜甫在成都的居所。
振锡:持锡杖行走,指僧人。
常过:经常拜访。
长者:年长有德的人。
令公香:令公,唐代名臣裴度,这里泛指高官的气息。
一时:当时。
风景:自然景色。
添诗思:激发诗兴。
八部人天:佛教术语,指天神和人间众生。
道场:修行或讲经说法的地方。
相期:约定。
同结社:共同建立诗社。
吾家:我家。
柴桑:地名,位于江西,陶渊明的故乡,象征田园生活。
翻译
碧蓝天空中的优美诗句长久流传,他曾住在成都的草堂。
手持锡杖常常拜访德高望重的人家,身上还带着令公的香气。
当时的风景激发了他的诗意,八部众和人间的修行者都来到他的道场。
如果允许相约一同建立诗社,我家本就源自那有着柴桑的田园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情境。"碧云佳句久传芳,曾向成都住草堂"表明诗人对文学名篇的赞赏,以及对古代文人在成都居住过的草堂的怀念。草堂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旧居,这里提及可能暗示了对杜甫及其诗歌的崇敬。

"振锡常过长者宅,披衣犹带令公香"则表达了一种文化遗产和精神传承。这里的“振锡”可能是指古代文人在探寻文学根源时对先辈诗人的尊重,而“披衣犹带令公香”则表现了对于诗友韦令公的情谊与敬意,似乎能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某种精神的芬芳。

"一时风景添诗思,八部人天入道场"这一句,则是对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怀相互激发的抒写。"八部"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官职或学科,而“人天”则可能意味着人间与天界的和谐统一,这里构建了一个文学创作与宇宙和谐共融的理想境界。

最后,“若许相期同结社,吾家本自有柴桑”表达了一种对于诗歌交流与精神归宿的渴望。"相期"意味着希望与他人共同,而“同结社”则是指希望能和志同道合之士共建一个文学团体或社群。"吾家本自有柴桑"则表明诗人对自己家庭背景的骄傲,这里的“柴桑”可能象征着一种简单、自然而又富有文化底蕴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脉的回忆,对文学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友情与精神归宿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唐代文人对于文学、友谊和个人理想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燕京绝句·其二

漆园山下葬车尘,冷水潭边拜扫人。

一种白杨千万叶,空令儿女泪沾巾。

(0)

开平书事·其六

野外山横塞,天涯水绕羌。

登高一俯仰,即事几炎凉。

日晚雕声急,冰寒马足伤。

我怀增感慨,谁与细平章。

(0)

夹竹桃花·其二

何来武陵色,移植向深闺。

叶不迎秋堕,花仍入夏齐。

菲菲能拂石,冉冉更成蹊。

尚挟风霜气,流莺未敢栖。

(0)

忧患中哭沧江兄·其三

弟兄同年复同道,对床风雨每相期。

那知但隔篱东水,不见生离死别时。

(0)

和山阴宋太史韵·其二

令子能书逼右军,新诗妙墨总超群。

明朝又向江头别,遥望文星隔五云。

(0)

忆王孙.怀萍乡交云阁孝廉

天涯两别已三霜。黯黯浮云蔽日光。

剪剪凄风入夜长。苦思量。此是人间傀儡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