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筚篥引》
《筚篥引》全文
元 / 惟则   形式: 古风

西瑛为我吹筚篥,发我十年梦相忆。

钱唐月夜凤凰山,曾听酸斋吹铁笛。

初吹一曲江风生,馀响入树秋呜咽。

再吹一曲江潮惊,愁云忽低霜月黑。

坐中听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归客。

欢者狂歌绕树行,悲者垂头泪沾膝。

我时夺却酸斋笛,敛襟共坐松根石。

脱略悲欢万念消,悟声无性闻无迹。

西瑛筚篥且莫吹,筚篥从古称悲栗。

悲欢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无今昔。

山僧尚赖双耳顽,请为西瑛吐胸臆。

声闻相触妄情生,闻尽声亡情自释。

尽闻莫谓闻无声,机动籁鸣无间隔。

亡声莫谓声无闻,去来历历明喧寂。

吹者之妙余莫知,闻者之悟公莫测。

公归宴坐懒云窝,心空自有真消息。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惟则的《筚篥引》,以西瑛吹筚篥为引子,描绘了一场听觉与情感的盛宴。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与人心的深刻联系,以及悲欢离合在人世间流转的普遍性。

开头两句“西瑛为我吹筚篥,发我十年梦相忆”,点明了主题,西瑛的筚篥声唤醒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接着,“钱唐月夜凤凰山,曾听酸斋吹铁笛”两句,将场景拉回到过去,钱塘江畔的月夜,凤凰山下,酸斋的铁笛声回荡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怀旧而深沉的氛围。

接下来的四句“初吹一曲江风生,馀响入树秋呜咽。再吹一曲江潮惊,愁云忽低霜月黑”,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它仿佛能触动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引发情感的共鸣。江风、秋树、江潮、愁云、霜月,这些意象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坐中听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归客。欢者狂歌绕树行,悲者垂头泪沾膝”几句,描绘了听众的反应,既有欢乐的歌声,也有悲伤的泪水,展现了音乐激发不同情感的能力。

“我时夺却酸斋笛,敛襟共坐松根石。脱略悲欢万念消,悟声无性闻无迹”表达了诗人自己在音乐中的感悟,他似乎超越了悲欢,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西瑛筚篥且莫吹,筚篥从古称悲栗。悲欢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无今昔。山僧尚赖双耳顽,请为西瑛吐胸臆”部分,诗人劝说西瑛暂停吹奏,因为音乐总是伴随着悲喜之情,而人的情感是永恒不变的。他希望西瑛能理解音乐背后的人情世故,并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整首诗通过音乐这一媒介,探讨了情感、记忆、超脱与人情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惟则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宿三闸

小市人家簇,扁舟晚色清。

山回倾地势,闸险著沟声。

岸石篙存迹,溪风树引情。

明朝顺流去,万里眼初明。

(0)

杂言四首·其三

孤桐挟风雨,毙此龙斗争。

弃置百年后,斲琴发清声。

昔为沟中断,今作膝上横。

宠荣亦既美,曷若能全生。

(0)

前宛转曲

紫檀出海南,削成琵琶槽。

上有鸳鸯弦,弹曲声嘈嘈。

客问此何声,新声名绛桃。

一奏桃始华,再奏花枝斜。

笑靥颊晕粉,仙源饭蒸霞。

度作新声曲,春树双莺逐。

双莺掷金梭,鱼藻荡圆波。

陌上行车带结罗,绛桃年少光阴多。

(0)

淮南田歌三首·其一

东塘水初满,西塘泉又生。

春风两塘侧,多少路人行。

(0)

谒告书怀

先子桐乡地,年来忆旧游。

山春花竞发,沙晚水閒流。

石屋青霞夜,藤床碧树秋。

防身龙具在,强欲问吴钩。

(0)

题惠崇画

龙门千尺梧桐树,多在石崖悬绝处。

上有古巢生凤凰,凤凰台高山水长。

吴蚕入茧白云丝,画史落笔光陆离。

江天万里莫射雁,春草年年出湖岸。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