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
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
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
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
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
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
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
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
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
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毗陵送邹结先赴河南充判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不确定命运的担忧。
首句“王事相逢少”暗示了在官方职务上的偶尔相遇,是一种无奈的分离。紧接着,“云山奈别何”则是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生中的离合,表达了无法承受又一轮离别之痛。
“芳年临水怨”中,“芳年”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而“临水怨”则显示出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怨恨。下句“瓜步上潮过”,通过瓜果成熟和潮汐交替,象征着时间流转,生命如同自然界中不断变化的事物,不可挽留。
接下来的“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则描绘了离别之痛,诗人在异乡的旅途中感受到了乡愁,同时也表达了对共同过往生活的怀念。
“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通过凋零的春天草地和曾经繁华而今已破败不堪的旧城,传递出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感,以及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表达了在战争结束后偶然相遇时的平静心态,但这种平静只是表面,内心深处仍有不为人知的忧虑与不安。
最后,“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之痛,以及对于未来不可预测的人生旅途所持有的无尽哀伤和愁绪。
行役非我意,驾言返故庐。
故庐列隘巷,观者溢路衢。
下马入堂前,夜已二更初。
骨肉次相视,涕下沾衣袪。
离家三四载,悠悠日以疏。
今兹远来归,恍然寤寐馀。
阿弟具酒浆,鸡黍出中厨。
语多卒莫陈,但慰行路劬。
饮中语阿儿,汝知汝父无。
汝欢汝父归,汝父父何徂。
语罢益涕零,满堂尽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