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草霜严绿减,疏星云尽光寒。
城头一声画角,月落乌啼夜阑。
繁草霜严绿减,疏星云尽光寒。
城头一声画角,月落乌啼夜阑。
这首《冬夕》描绘了一幅寒冷冬夜的静谧景象。首句“繁草霜严绿减”,以“繁草”与“绿减”形成对比,暗示了季节更迭,草木由生机盎然转为凋零。接着,“霜严”二字点明了冬夜的寒冷,霜冻覆盖大地,使得绿色逐渐褪去。这一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营造出冬日清晨特有的清冷氛围。
次句“疏星云尽光寒”,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在满天星斗中,“疏星”显得格外稀少,而“云尽”则意味着云层散去,星辰得以清晰可见。在这样的环境下,星光似乎也带上了寒意,更加凸显了冬夜的清冷与孤寂。
“城头一声画角”一句,将画面聚焦于城市的一隅。画角是一种古代军中使用的乐器,其声音悠长而悲壮。在这寂静的冬夜里,画角声的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苍凉与悲壮感。这不仅表现了冬夜的寒冷,也暗示了某种历史或情感的深度。
最后一句“月落乌啼夜阑”,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与深化。随着月亮的落下,乌鸦的啼叫声在夜色中回荡,标志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彻底降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还通过乌鸦的啼叫,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冬夜的深沉与孤独。
综上所述,《冬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的寒冷、寂静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深度,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何处难忘酒。问双丸、玉轮飞碾,有时停否。
放眼千秋苍茫里,几见星移珠斗。
经多少、初三下九。
皓质临空浑似昔,把仙蟾、付与吴刚守。
耽清景、莫搔首。鱼鳞瞥见晴云走。
且消闲、歌呼达旦,一杯擎手。
历落嵚崎人间世,最是高名难受。
有几许、葫卢掩口。
是法不妨平等看,任羯肌、妍好鸠盘丑。
看花影、过窗牖。
希郎真吾道门友,初见忘年今耐久。
天机深稳道骨清,诗句谁令愕人口。
可怜佳处未全知,但见兹篇气浑厚。
我生痴鲁人所弃,洞视胸中了无有。
但忻所至有青山,依倚丛林遮百丑。
君才一筹胜却我,胡为包腰反随后。
人生嗜好调自殊,海上旧闻人逐臭。
江南长忆好云泉,今日云泉长入手。
万顷苍然几桉间,作诗举以为君寿。
理毫聊为试冰华,小字明窗看挥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