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其一》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其一》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夙昔游清贯,时流籍重名。

雠书石渠秘,视草玉堂荣。

吉兆虚三鳝,凶期告两楹。

子云思故国,坟树必西倾。

(0)
翻译
从前我游历过清澈的溪流,名声在当时颇为显赫。
在石渠阁研读典籍,起草文书于玉堂中是荣耀之事。
吉祥的预兆暗示着三条鳝鱼,凶险的时刻预告着家宅两侧的柱子。
像扬雄思念故乡,我心中也期待着坟墓边的树木向西倾斜。
注释
夙昔:从前。
游:游历。
清贯:清澈的溪流。
时流:当时。
籍:凭借。
重名:显赫的名声。
雠书:研究书籍。
石渠秘:石渠阁的典籍。
视草:起草文书。
玉堂:玉堂(古代官署名)。
荣:荣耀。
吉兆:吉祥的预兆。
虚:暗示。
三鳝:三条鳝鱼。
凶期:凶险的时刻。
两楹:家宅两侧的柱子。
子云:指扬雄,西汉文学家。
思故国:思念故乡。
坟树:坟墓边的树木。
西倾:向西倾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名为《故翰林彭学士挽歌(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亡友彭学士的缅绘。

"夙昔游清贯,时流籍重名。"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流水般永恒而深刻。

"雠书石渠秘,视草玉堂荣。" 这里写的是读书和观赏自然景物的情景,"雠书"指的是研读古籍,"石渠"可能是某处的名字,暗示着一种幽静的环境;"视草玉堂荣"则描绘了一种美丽的景象,可能是在贵族或学者家中的一种享受。

"吉兆虚三鳝,凶期告两楹。" 这两句中的"吉兆"和"凶期"涉及到古代的占卜文化,其中"三鳝"和"两楹"可能是某种特定的象征或者预兆,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全诗和当时的背景来理解。

"子云思故国,坟树必西倾。" 这里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怀念之情,以及一种自然界中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沉的情感世界。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一句都承载着浓厚的情感和深远的寓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文学家心灵的独白。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赠谈三命碧峤

蓬莱方丈屹相通,掀举神鳌接太空。

人海不如云海阔,茫茫谁识李虚中。

(0)

山南宪副拜珠太古四友亭·其二

窗外梅花照雪晴,江城松竹更青青。

宦游难学宜春槛,好向行窝别筑亭。

(0)

嘲敬德口号

翰林十载擅才名,廷试南宫数与明。

今日东行倍惆怅,重来投牒赴南城。

(0)

台州韩诚之入京赴调教授松江及归取道彰德展省宋丞相魏公之墓绝句三首送之·其三

金窠大印押班联,剑履缤纷落九天。

餐尽万羊成馁鬼,楸梧何处认曾玄。

(0)

寒食拜扫盘桓南城亲友家书所闻见俚歌十首·其八

晓携儿侄拜先垄,常恐重来径路迷。

马上举鞭频指示,石碑东畔绿杨西。

(0)

中秋与吕仲实清话忆溉之李内翰不见

大明湖上水涵天,月色偏宜李谪仙。

应笑吾曹杀风景,碧桐窗下对灯眠。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