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朔,经杨林作诗,奉命宣布郡县,值大水,蚕麦俱尽,深念民生》
《四月朔,经杨林作诗,奉命宣布郡县,值大水,蚕麦俱尽,深念民生》全文
元 / 范梈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吉日涉大川,单舟若鸿毛。

摇摇遇顺风,泛泛凌雄涛。

已过赤岸渚,复宿杨林皋。

棹师何心术,在险益无劳。

受命未逾期,触目叹所遭。

蚕熟麦再空,万口声哀嗷。

年时有灾地,白屋皆滔滔。

不能补分寸,奚用征秋毫?

纶言本温厚,下布肃官曹。

奉宣吾职尔,庶用救萧骚。

(0)
鉴赏

这首元代范梈的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出行时遭遇洪水,目睹百姓因灾害而生活困苦的情景。首句"吉日涉大川"点明了出行的时机,然而接下来的"单舟若鸿毛"形象地写出船只在洪水中轻盈无助。"摇摇遇顺风,泛泛凌雄涛"则展现了诗人经历风雨,虽险象环生但依然前行的决心。

诗中"已过赤岸渚,复宿杨林皋"描述了行程中的地理变迁,而"棹师何心术,在险益无劳"则暗含对舟子在危难中仍坚守职责的赞扬。诗人感叹"受命未逾期,触目叹所遭",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

"蚕熟麦再空,万口声哀嗷"直接揭示了灾情严重,粮食歉收,人民生活凄惨。"年时有灾地,白屋皆滔滔"进一步强调了灾害的普遍性,"白屋"象征着普通百姓的居所。诗人感慨自己无法直接帮助,只能"不能补分寸,奚用征秋毫",表达无力感。

最后,诗人提到"纶言本温厚,下布肃官曹",表明自己的诏令本意是温和宽厚的,希望能通过官方传达下去,以期缓解百姓的苦难,"奉宣吾职尔,庶用救萧骚"表达了他身为官员的使命感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行程经历,又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责任感。

作者介绍

范梈
朝代:元   字:亨父   籍贯:清江(今江西樟树)   生辰:pēng)(1272—1330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猜你喜欢

鹧鸪天.离歌一叠

只唱离歌一叠休。玉溪浮动木兰舟。

如何又对云烟晚,不道难禁草树秋。

空脉脉,忍悠悠。绸缪终是转绸缪。

相思相见知何处,记取新欢说旧游。

(0)

醉桃源.和昌甫

固穷斋里语吾生。言之必可行。扶疏夏木既啼莺。

更逢鱼计成。多雅尚,少时情。沧浪渔父缨。

高歌宁与俗争鸣。朱弦疏越声。

(0)

浣溪沙·其二至日带湖

爱日回春一线长。氛氲谁忆御炉香。

孤城岁晚卧沧江。

花底千官迎淑气,湖阴十里写晴光。

剩拼华发醉为乡。

(0)

好事近.翠圆枝

一涧水南山,腊尽春生梅雪。

行过小桥深处,带疏钟横月。

征衫闲著指东吴,休怕与人别。

吟到翠圆枝上,是归来时节。

(0)

遗直堂六首·其二

虬龙舞云端,风雨来海上。

尚想堂中人,诗成一回向。

(0)

远游十首·其十

呼吸为阴阳,动静乃天地。

犹然一身间,至理无弗备。

苍龙驾白虎,昼夜分六气。

坎离会精神,否泰本仁义。

吾师不吾欺,持以御一世。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