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朱子学迁居》
《和朱子学迁居》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辛勤四十有此居,生事萧条只晏如。

行李随身一长铗,疏藤挂壁数椽庐。

愧无厚禄堪助汝,寔有高文能起予。

独惜杨雄名位薄,世人谁识太玄书。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和朱子学迁居》。诗中描绘了诗人搬家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朋友朱子学的关怀与期待。

首句“辛勤四十有此居”,表达了诗人历经四十年的辛劳,终于有了自己的住所。接着,“生事萧条只晏如”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生活虽简朴却也平静自得的意境。“行李随身一长铗,疏藤挂壁数椽庐”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搬家后的场景,物品简单,但足以安身立命,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愧无厚禄堪助汝,实有高文能起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给予朋友物质帮助的歉意,同时强调了自己拥有丰富的文学知识,能够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最后,“独惜杨雄名位薄,世人谁识太玄书”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朋友才华不被世人所识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及朋友作品价值的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展现了诗人搬家后的生活状态,又蕴含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己亥杂诗·其九十三

金銮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阆苑花。

十一年来春梦冷,南游且吃玉川茶。

(0)

紫光阁阅武举射

抡才临别苑,射策对明廷。

养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宁。

雕弓悬满月,羽箭迅流星。

为问赳桓辈,能通黄石经。

(0)

论诗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0)

念奴娇.桃叶渡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

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

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

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0)

凤凰台上忆吹箫.秣陵怀古

红板桥南,锦衣仓北,金陵从古皇州。

记离宫墙外,年少潜游。

忽听九重仙乐,东风细、声度龙楼。

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悠悠。

南朝风景,看几遍桃红,白了人头。

算刘郎易老,嬴女难留。

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

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0)

洞仙歌

苹洲小棹,约兜娘相共。岂意钱塘片帆送。

逢故人江上,一路看山,宁料我过了恶泼灵洞。

东瓯城下泊,孤屿中流,明月秋潮夜来涌。

此际最消凝,苦忆西楼,想帘底玉钩亲控。

舍旧枕珊瑚更谁知,有泪雨烘干,万千愁梦。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