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训政典留贻。
谁知高后垂帘事,又见成王负扆时。
九鼎齐鸣惊雉雊,千金悬格购龙医。
白头父老纷传说,上溯乾嘉泪欲垂。
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训政典留贻。
谁知高后垂帘事,又见成王负扆时。
九鼎齐鸣惊雉雊,千金悬格购龙医。
白头父老纷传说,上溯乾嘉泪欲垂。
这首诗《感事(其一)》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训政典留贻”等语句,表达了对古代圣明君主治国理政的追忆与向往。接着,“谁知高后垂帘事,又见成王负扆时”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上的女性政治角色与男性政治角色并置,暗示了权力交替与性别在历史进程中的复杂性。
“九鼎齐鸣惊雉雊,千金悬格购龙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场景,九鼎的鸣响象征着国家的威严与权威,而雉雊则可能暗喻了某种自然界的反应或预兆。同时,以高价悬赏求取良医,既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也隐含了对社会秩序与治理的期待。
最后,“白头父老纷传说,上溯乾嘉泪欲垂”表达了对过往时代的怀念与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白头父老的传说与乾嘉时期(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泪水,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道德沦丧、民不聊生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社会现状的担忧以及对理想治世的向往。
路傍病马弃不收,乃是天上真骅骝。
君王玄默罢远游,尔辈逸气空横秋。
忆昔山西战争起,嫖姚手提三尺水。
夜半传呼振铁衣,材官十万同殊死。
此时银鞍出塞行,甲光一道如流星。
宵突重围忽拉解,晨驰厚阵皆奔崩。
归来步向丹阙东,圉人太仆俱动容。
却疑房宿触地裂,百仞跃出悲泉龙。
茂陵萧萧土花碧,王良既死谁复惜。
非关暂蹶损前功,端为一鸣终见斥。
阴云高高八荒昏,洒泪不到长安尘。
日落荒城鸟栖背,天明野田霜满身。
闻说胡窥白登道,边人被杀如刈草。
用尔岂无腾骧力,冉冉年华坐成老。
出门偶见令我哀,买骨谁置千金台。
试问天闲十二驷,即今未必非驽材。
《病马行赠少宰何燕泉》【明·丰坊】路傍病马弃不收,乃是天上真骅骝。君王玄默罢远游,尔辈逸气空横秋。忆昔山西战争起,嫖姚手提三尺水。夜半传呼振铁衣,材官十万同殊死。此时银鞍出塞行,甲光一道如流星。宵突重围忽拉解,晨驰厚阵皆奔崩。归来步向丹阙东,圉人太仆俱动容。却疑房宿触地裂,百仞跃出悲泉龙。茂陵萧萧土花碧,王良既死谁复惜。非关暂蹶损前功,端为一鸣终见斥。阴云高高八荒昏,洒泪不到长安尘。日落荒城鸟栖背,天明野田霜满身。闻说胡窥白登道,边人被杀如刈草。用尔岂无腾骧力,冉冉年华坐成老。出门偶见令我哀,买骨谁置千金台。试问天闲十二驷,即今未必非驽材。
https://shici.929r.com/shici/RueScB.html
南巡纪胪岳,东幸缅怀丰。
白水循往辙,丹陵访故宫。
江汉眺吾楚,霜露怆宸衷。
电奔翼八骏,云兴扈六龙。
不有居者谁监国,皇储旦截驰道出。
翟相行边细柳中,顾公锁钥青门北。
昼发邯郸道,夜渡黄河湄。
军容肃肃间官仪,豹尾后载班姬随。
卫火弗戢,漳流半湮。宪臣褫爵服,邦侯械以徇。
旌旗蔽日指樊城,箫管具举叠金钲。
父老稽首遮道迎,椎牛置酒宴镐京。
山川遍喜色,禽鸟递欢声。辟朱阍,扫青室。
思履綦,存衽席。
斋心望祀纯德间,周爰园寝悽天颜。
诏发郢门迈燕关,格祖特告銮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