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尝开国,金辉此界绳。
火轮经坏劫,雪顶见残僧。
狂薜缘秋壁,深松映晚灯。
哀猿不可听,一一在岩藤。
紫色尝开国,金辉此界绳。
火轮经坏劫,雪顶见残僧。
狂薜缘秋壁,深松映晚灯。
哀猿不可听,一一在岩藤。
这首诗描绘了瓦官寺的庄严与静谧之景。首句“紫色尝开国,金辉此界绳”以紫色象征寺庙的神圣,金辉则描绘出寺庙在阳光下闪耀的辉煌,开国寓意寺庙历史悠久,奠定了一种庄重的氛围。接下来“火轮经坏劫,雪顶见残僧”两句,通过“火轮”和“坏劫”的描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雪顶见残僧”则展现了寺庙在历经沧桑后依然有人坚守的情景,体现了佛教精神的坚韧不拔。
“狂薜缘秋壁,深松映晚灯”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狂薜攀缘于秋壁之上,深松则映照着晚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衬托出寺庙环境的幽静与和谐。最后,“哀猿不可听,一一在岩藤”以哀猿的啼声作为结尾,反衬出寺庙的宁静,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悲凉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瓦官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庄严、历史的厚重以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已成新相知,忽作新别离。
始知别离蚤,更觉相知迟。
程孔暂倾盖,不在多言辞。
高枝有鸣鸟,如进我酒卮。
酒尽子当去,依稀各天涯。
豫章古水国,其下蟠妖螭。
请出匣中剑,一一剸刲之。
济南历下多白泉,白沙几处涵风烟。
郭西豹突更神异,平地一朵白玉莲。
浪花滚起千层雪,此中疑是蛟龙穴。
灵藏岁久变妖怪,精气上涌成涎沫。
余波散漫渊复渟,溪风冷冽山雨青。
微霜初下雁秋浴,落月渐低猿夜听。
穷源我欲溯川陆,旧志虚传自王屋。
冥茫难测造化情,聊寄泉亭漱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