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来看治水碑,沙湾堤上蚤凉时。
汉防故迹嗟谁志,禹贡全书愧我师。
铁柱尚存尘漠漠,盐舟不至草离离。
忧勤更忆东山老,白发江村一短藜。
舣棹来看治水碑,沙湾堤上蚤凉时。
汉防故迹嗟谁志,禹贡全书愧我师。
铁柱尚存尘漠漠,盐舟不至草离离。
忧勤更忆东山老,白发江村一短藜。
这首明代诗人邵宝的《归兴六首(其五)》描绘了诗人泊船沙湾堤头,探访治水遗迹的情景。首句“舣棹来看治水碑”,形象地写出诗人乘船而来,特意前来观看与水利相关的碑文,表现出他对历史和民生的关注。
“蚤凉时”点明时间,暗示秋季清晨的微凉,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气氛。接着,“汉防故迹嗟谁志”表达了对古代防洪工程的感慨,惋惜这些功绩可能被遗忘,无人铭记。
“禹贡全书愧我师”引用《禹贡》这部古代地理著作,诗人自谦未能深入研究,流露出对知识的敬畏和对自己未能尽责的愧疚。接下来,“铁柱尚存尘漠漠”描述了历经风雨的铁柱依旧矗立,但周围环境却已荒芜,显示出岁月的沧桑。
“盐舟不至草离离”进一步描绘了堤岸的荒凉,昔日繁忙的盐运船只不再,只有杂草丛生,显现出物是人非的景象。最后,“忧勤更忆东山老,白发江村一短藜”以个人的白发和简朴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东山隐士般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治水事业的深深忧虑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治水碑、故迹和自然景色,寓含了诗人对历史、民生和自我责任的深沉思考,展现出明代理学家邵宝的忧国忧民情怀。
昨夕中庭月微彩,思君把杯何可待。
今夕逢君夜复昏,篝灯寥落对空樽。
古来万事常如此,人意天时不相似。
棋局能禁清漏长,高谈无藉黄流旨。
爱君直道直如弦,白简霜飞落九天。
谪向南华为傲吏,应从麻谷濯仙泉。
麻源华岭古栖贤,灭没那知千载前。
无复颜公旧时石,空传谢客远游篇。
颜公谢客皆安在,今其不欢后仍悔。
君将共命归南都,余亦翩然向东海。
眼前翻覆无足凭,今日澍雨明日晴。
不见庾公楼上月,千秋还照武昌城。
国朝画师能悉数,笔力孰过江夏吴。
眼前富贵王侯无,故能潇洒超其徒。
或时酒酣赤两足,亦或脱帽空头颅。
五岳四渎生斯须,一峰忽从天际拔,九派真见江流趋。
中丞何由得真迹,列方布册看有馀。
清秋示我闾山下,白日宛坐仙人区。
由来神物易飞去,九苞之凤不在笯。
昨闻九月雷电作,沧海恐失珊瑚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