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儿醉倚雪儿醒。谁似此娉婷。
东风解释凋零恨,倒金罍、快意怡情。
月窟移来,赤城留得,莫道不分明。
濛濛细雨湿无声。娇靥带愁轻。
仙源旧迹凭谁问,倚雕栏、对影盈盈。
一样情怀,两般风韵,各自可怜生。
红儿醉倚雪儿醒。谁似此娉婷。
东风解释凋零恨,倒金罍、快意怡情。
月窟移来,赤城留得,莫道不分明。
濛濛细雨湿无声。娇靥带愁轻。
仙源旧迹凭谁问,倚雕栏、对影盈盈。
一样情怀,两般风韵,各自可怜生。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夜桃花盛开的画面,以红白桃花为背景,通过两位女子——红儿和雪儿的形象,展现了她们的不同状态和情感。"红儿醉倚雪儿醒"一句,将醉态朦胧的红桃与清醒独立的白桃相对比,暗示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短暂的美。"东风解释凋零恨",东风轻轻吹过,仿佛能理解并缓解花朵凋零的哀愁,让人感到一种释然和欢愉。
接下来的"月窟移来,赤城留得",将桃花比喻为从月亮宫殿移来的仙子,赤城则是形容其鲜艳的颜色,表达了对桃花美丽和神秘的赞美。"莫道不分明",则强调了欣赏者对桃花之美的深刻感知。
下半部分,"濛濛细雨湿无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湿润的氛围,与上半部分的明快形成对比,烘托出桃花在雨中的娇柔与哀愁。"娇靥带愁轻",描述了桃花带着淡淡的忧郁,更显其楚楚动人。
最后,词人借"仙源旧迹"表达对桃花来历的好奇,但又无人能解,只能独自倚栏,对着桃花的倒影,感叹"一样情怀,两般风韵,各自可怜生"。这既是对桃花命运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流露出淡淡的哀怜和共鸣。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诗意。
自闻梁朝日,四依诸贤士。
宝志万回师,四仙傅大士。
显扬一代教,作时如来使。
造建僧伽蓝,信心归佛理。
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
与道殊悬远,折西补东尔。
不达无为功,损多益少利。
有声而无形,至今何处去。
大道不居谦,八荒安苟得。
木中不生火,高殿祸顷刻。
谁将白帝子,践我礼义域。
空持拔山志,欲夺天地德。
轵道人不回,壮士断消息。
父母骨成薪,虫蛇自相食。
鼎乱阴阳疑,战尽鬼神力。
东郊龙见血,九土玄黄色。
鼙鼓裂二景,妖星动中国。
圆丘无日月,旷野失南北。
徒流杀人血,神器终不忒。
一马渡空江,始知贤者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