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生深林中,饮水而食草。
伸脚树下眠,可怜无烦恼。
系之在华堂,肴膳极肥好。
终日不肯尝,形容转枯槁。
鹿生深林中,饮水而食草。
伸脚树下眠,可怜无烦恼。
系之在华堂,肴膳极肥好。
终日不肯尝,形容转枯槁。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间生活对比的诗篇,通过鹿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无忧生活的向往。首句“鹿生深林中,饮水而食草”勾勒出鹿在深林中的自在生活,它只需喝水吃草,不为五谷所累。
接着,“伸脚树下眠,可怜无烦恼”表现了鹿的安详与无忧,这种景象让人感到羡慕,因为它远离尘世的纷扰,享受着宁静的睡眠。
然而,在“系之在华堂,肴膳极肥好”一句中,诗人转而描绘了一幅与鹿的自然生活截然不同的场景——在华丽的厅堂内,将鹿关押起来,为的是供人享用它丰美的肉食。
最后,“终日不肯尝,形容转枯槁”则表达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鹿也拒绝了这些美味,它宁愿承受饥饿和瘦弱,也不愿意享用这种由囚禁换来的美食。鹿的坚守与选择,让人感受到它对于自由生活的执着。
通过对比自然与囚禁生活,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纯净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人类社会对于自然界的征服与利用,以及这种征服所带来的矛盾与哀伤。
南渡登州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