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
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
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
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
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
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
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
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
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
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
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
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
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这首诗深含旅人对家乡的渴望与对困境的无奈。"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表达了诗人在异地漂泊,无处安身的孤独感受。"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则是说即使想化作云烟以逃离现实,也无法像传说中的仙龙那样自由翱翔。
接下来的"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反映了诗人保全名节和急切希望回家的心情。然而,由于缺乏经济支持("苟无三月资"),长途跋涉变得更加艰难("难适千里道")。这使得诗人的思念与离愁日夜缠绕,不断地在心里萦绕("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
最后两句"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忧虑导致早衰的感慨,以及渴望拥有翱翔天际的自由,如同借助羽翼来释放心中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自由的向往,是一篇充满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古人嗜书书不足,家贫无钱就市读。
今人收书书填屋,红牙垂签手未触。
别驾平生师古人,传癖书淫九经簏。
卢仝撑肠五千卷,邺侯插架三万轴。
河东安世工补亡,伏日郝隆便晒腹。
少时场屋学有馀,行辈见推行秘书。
援毫急趁蚕食叶,袖手冷窥獭祭鱼。
十年未持紫荷橐,校雠合在天禄阁。
投身簿领聊尔耳,饱看五车誇濩落。
近者闻说新堂成,芭蕉急雨作秋声。
请君扫榻近灯火,莫歌长檠歌短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