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巷楸梧漏月明,长秋宫里发秋声。
不知班女抛纨扇,彼此金风多少情。
永巷楸梧漏月明,长秋宫里发秋声。
不知班女抛纨扇,彼此金风多少情。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宫秋夜的凄美画卷。首句“永巷楸梧漏月明”,以“永巷”点出宫墙之深远,“楸梧”指梧桐树,借以象征宫中寂寥冷清的环境,而“漏月明”则通过月光的洒落,渲染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次句“长秋宫里发秋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萧瑟之感的秋夜之中,宫内似乎传来阵阵秋风的声音,让人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凉意。
接着,“不知班女抛纨扇”,引用了汉成帝宠妃班婕妤的故事,她曾因不愿与赵飞燕姐妹争宠,主动请求远离皇宫,留下“纨扇如团扇,圆圆无缺时”的佳话。此处借班女之事,暗喻宫中女子的命运多舛,即使拥有美貌与才华,也难逃命运的捉弄,暗示了她们在深宫中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彼此金风多少情”,以“金风”代指秋风,既点明了季节,又蕴含了情感的复杂性。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宫中女子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虽然她们之间或许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但最终都难逃命运的安排,各自承受着深宫生活的寂寞与苦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展现了深宫女子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命运无奈的感慨,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燕来春已去,花少雨偏多。
汉殿金人别,唐陵石马嘶。
落花萦树转,幽鸟过林鸣。
山围双鹭晓,门闭一蝉秋。
鸟语前林日,鸡鸣曲巷烟。
年华流水在,春事落花知。
日明山气改,江静水痕归。
赤壁惊乌飞夜月,衡阳归雁落秋风。
两涧寒声通法席,数峰秋影上香台。
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
冰寒古道鸣驼外,雪暗空村落雁边。
马嘶平野呼鹰吏,犬吠寒沙射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