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三首·其一》
《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三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柘冈西路白云深,想子东归得重寻。

亦见旧时红踯躅,为言春至每伤心。

(0)
翻译
柘冈西路深处藏白云,想象你向东归乡能再次追寻。
也曾见到昔日的红杜鹃,它告诉我春天来临总是令人心碎。
注释
柘冈西路:地名,可能指代一个具体的道路。
白云深:形容路途遥远,云雾缭绕。
想子:想念你。
东归:向东回家。
得重寻:能够再次寻找。
旧时:从前。
红踯躅:一种红色的花,可能是杜鹃花。
为言:谓曰,告诉。
春至:春天的到来。
每伤心:总是令人感到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属于送别诗。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柘冈西路白云深”一句,以壮丽的山川景色开篇,设置了一种淡远而深邃的情怀氛围。柘冈山在江西省,王安石通过这处地理标志点,描绘出友人即将踏上的归途,白云深处则隐喻着旅途的遥远和未知。

“想子东归得重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东归之路的关切与牵挂。这里的“想”字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活动,他在想象着友人回家的情景,担心他是否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因此用词强烈,表示出深重的寻找和期待。

接下来的“亦见旧时红踯躅,为言春至每伤心”两句,则是诗人借景抒情。踯躅(zōng zōng)是一种花卉,它在这里代表了旧日的情感联结。王安石通过对这些花朵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以及面对春天的到来而感到的心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沉的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王安石在这里成功地运用自然景观作为抒发个人情感的载体,使得这首送别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四仙图为栗之题

不见升天翼,冷然解御风。

当时观水趣,可与仲尼同。

七贤何代士,同作过关人。

或是逃名者,联翩起避秦。

东海如清浅,蟠桃更熟无。

谁于天际路,飞舄见双凫。

仙奕心难静,经年事手谈。

倚门千古恨,谁似烂柯憨。

(0)

因与于文远郑时清同步东城上晚归得诗六绝·其三傍溪寺晚眺

宝坊高出旧城东,百里山川一望中。

竟日倚阑题不尽,夕阳遥射竹林红。

(0)

离婺源留别诸士友

僧房连日阻春霖,款意难胜别意深。

但得三农今岁饱,沾裳濡足也甘心。

(0)

大坂往返得诗十绝·其七观高庙与枢密汪公手书真迹

午夜虹光烛斗寒,人间惊得御书看。

当时未定君臣礼,想见先皇创业难。

(0)

下陵与李学士宾之联句

夜下西陵月露凉,归心偏逐马蹄忙。

迂途忽转行宫右,佳气犹瞻寝殿旁。

老树几枝低拂帽,秋岚一抹远侵裳。

昌平未到东方白,咫尺蓬山万里长。

(0)

题画册四时小景·其二

爱此玉泉水,携琴访翠微。

入城山下路,一任旱尘飞。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