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坊高出旧城东,百里山川一望中。
竟日倚阑题不尽,夕阳遥射竹林红。
宝坊高出旧城东,百里山川一望中。
竟日倚阑题不尽,夕阳遥射竹林红。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因与于文远郑时清同步东城上晚归得诗六绝(其三)傍溪寺晚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傍晚景象。首句"宝坊高出旧城东",写出了寺庙或建筑位于城东高处,显得格外醒目。"百里山川一望中"则展现了广阔的视野,远处的山川尽收眼底,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竟日倚阑题不尽",诗人表达了在栏杆边长时间驻足,欣赏美景,内心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意境。"夕阳遥射竹林红"是画面的点睛之笔,夕阳的余晖洒在翠绿的竹林上,形成一片红色,增添了诗意的暖意和静谧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城晚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留连忘返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波平如镜,畅襟怀、最是云峰烟壑。
芦雁成群,沙际处、点缀水天一色。
木叶刚凋,霜花再结,不耐罗衣□。
蓬窗遥望,素娥滉漾如雪。
还想九载飘零,东闽西粤,曾与江山别。
今日重来,应笑我、犹恐鬓丝添白。
渺渺离情,茫茫故里,只惹愁千摺。
溪村鱼市,羡它消受风月。
朝飞暮卷怅难留。挂帘钩。又慵钩。
流水落花,春去曲江头。
寂寞空庭闲立遍,天不管,惜芳心、怎解愁。解愁。
解愁。夜悠悠。云未收。雨未收。
梦也梦也,梦不到,旧日红楼。
化个翩翩,蝴蝶几生修。
目断天涯芳草路,偏岁岁,自残春、绿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