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太守赴武定》
《送刘太守赴武定》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几年烽火照江门,樽俎相看意气存。

天上论功分五马,滇南问俗过双幡。

秋高铜柱蛮云净,月度金沙旅雁繁。

圣代共推刘宠政,好从斗极望中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送刘太守赴武定》。诗中描绘了烽火连天的边疆景象,以及刘太守即将前往武定赴任的情景。首句“几年烽火照江门”描绘了边疆长期战乱的背景,烽火连天,江门成为战争的象征。接着“樽俎相看意气存”则转为对刘太守赴任时的场景描写,虽身处烽烟四起之地,但樽俎之间仍能感受到他那份坚定与豪情。

“天上论功分五马,滇南问俗过双幡”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刘太守才能和品德的赞誉。五马是古代官职的象征,这里指刘太守将得到朝廷的认可;滇南问俗过双幡,则暗示他将深入民间,了解民情,以更好地治理地方。

“秋高铜柱蛮云净,月度金沙旅雁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秋天的天空高远,铜柱上云雾散去,月亮越过金沙江,旅雁在空中飞翔。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寓意着刘太守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如同旅雁一般,自由翱翔于广阔的天地间。

最后,“圣代共推刘宠政,好从斗极望中原”表达了对刘太守执政能力的信任与期待,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展现出卓越的政绩,从北极星的位置遥望中原大地,寓意着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刘太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深深期盼。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山房春事二首·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0)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0)

杂曲歌辞·其二杨柳枝

彭泽初栽五树时,只应闲看一枝枝。

不知天意风流处,要与佳人学画眉。

(0)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0)

江上

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透云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天尽,又是沧洲阅岁华。

(0)

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