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幽居湖水西,苇篱莎径踏春泥。
门前车马有谁到,池上犁锄还自携。
当槛柳枝垂叶短,出畦瓜蔓引花齐。
几时载酒从栖隐,日坐林阴听鸟啼。
公子幽居湖水西,苇篱莎径踏春泥。
门前车马有谁到,池上犁锄还自携。
当槛柳枝垂叶短,出畦瓜蔓引花齐。
几时载酒从栖隐,日坐林阴听鸟啼。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晚酌胡守中湖亭同旷伯逵赋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隐居画面。首句“公子幽居湖水西”,点明了主人公的居所位置,暗示其远离尘嚣,身处湖畔的清幽之地。接下来的“苇篱莎径踏春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自然与质朴,春天的气息和泥土的湿润都融入了诗人的笔触。
“门前车马有谁到”一句,通过反问表达了主人公对清静生活的坚守,门前罕有人迹,反映出他对繁华世事的淡然态度。而“池上犁锄还自携”则展示了主人公亲自劳作的田园生活,体现了他的自给自足和对农耕的热爱。
“当槛柳枝垂叶短,出畦瓜蔓引花齐”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湖亭周围的景致,柳树轻垂,瓜藤蔓生,花儿竞相开放,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最后,“几时载酒从栖隐,日坐林阴听鸟啼”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时常邀请朋友一同饮酒,享受林间静谧,聆听鸟鸣,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隐逸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富有诗意和意境。
北望戏马台,荆榛满中路。
英气一何多,怀古渺难泝。
山河腥日月,虎豹沐雨露。
累累楚猴冠,异哉天所赋。
岂无济川才,淹留秋又莫。
清风从何来,洒洒定吾故。
赠我金琅玕,凿落双鱼素。
佳菊何青青,寂寞篱之东。
濁醪二三友,一醉涵鸿濛。
缅怀陶靖节,迈迈无遗踪。
谁知千载下,谱入处士宗。
我生亦已晚,百拙劳化工。
上无学古心,下无适俗容。
聊自乐其乐,君子固有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