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逢七夕,具在异乡时。
岁序添潦倒,天心惜别离。
雁来归梦远,秋到落梧知。
不尽凄其意,星河隐树枝。
七年逢七夕,具在异乡时。
岁序添潦倒,天心惜别离。
雁来归梦远,秋到落梧知。
不尽凄其意,星河隐树枝。
这首诗以七夕与立秋为背景,抒发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七年逢七夕”点明了时间跨度,七年之久的等待,使得七夕这一传统节日显得尤为珍贵。接着,“具在异乡时”一句直接表达了身在他乡的感慨,远离家乡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岁序添潦倒,天心惜别离”两句,通过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凉。岁序更迭,年复一年,却并未带来任何改变,反而增添了内心的愁苦。而“天心惜别离”则赋予了这种情感一种超然的关怀,仿佛天地间都对人的离别抱有同情之心。
“雁来归梦远,秋到落梧知”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大雁南飞象征着归家的渴望,但距离遥远,难以实现;而秋风吹落梧桐叶,则是自然界对季节变换的无声宣告,也映射出人内心的寂寥与哀愁。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环境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不尽凄其意,星河隐树枝”收尾,表达了诗人无法言尽的悲伤情绪。星河隐于树枝之间,既是一种视觉上的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隐喻——即便是在如此壮丽的夜空下,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在异乡度过的七夕之夜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