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拊缶歌当行路难十五章·其二》
《拊缶歌当行路难十五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眼光如豆盲未盲,耳寒自怨春无莺。

阿瞒早死诸葛生,定开龙汉雄西京。

功名易朽骨难朽,龟年短促蚁年寿。

扬薪沸釜愁饮迟,长夜宜添八更漏。

负恩不报天日瘦,玉帝观河惊面皱。

十二万劫一刹那,几人解听行乐歌?

有子桐柏妻姮娥,不如买醉黄金多。

(0)
鉴赏

这首诗《拊缶歌当行路难十五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独特见解。

首句“眼光如豆盲未盲”,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世事洞察力的有限,即便如此,仍能感知到世界的复杂与模糊。接着,“耳寒自怨春无莺”一句,通过听觉的缺失,暗示了心灵的寂寞与孤独,春天的生机勃勃在诗人听来却如同无声。

“阿瞒早死诸葛生,定开龙汉雄西京”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曹操(阿瞒)与诸葛亮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英雄时代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思考。这里“龙汉”与“西京”分别指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或理想中的盛世。

“功名易朽骨难朽,龟年短促蚁年寿”揭示了生命与时间的永恒主题,功名利禄在历史长河中易于消逝,而生命的本质与记忆却是永恒的。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扬薪沸釜愁饮迟,长夜宜添八更漏”描绘了一幅深夜煎熬的画面,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的焦虑与等待的漫长。同时,诗人也借“八更漏”这一传统计时方式,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无奈。

“负恩不报天日瘦,玉帝观河惊面皱”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道德与责任的主题,通过神话传说中的角色,表达了对不负责任行为的谴责,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最后,“十二万劫一刹那,几人解听行乐歌?”以宏大的时间尺度,提出对人生短暂与快乐追求的疑问,引人深思。诗人似乎在问,在如此短暂的生命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并享受生活的乐趣?

“有子桐柏妻姮娥,不如买醉黄金多。”则是对人生选择的一种反思,诗人似乎在说,与其追求虚幻的神仙生活,不如在现实世界中寻求快乐,通过饮酒享乐来获得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思考,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赋陈太史所筑凌云亭四首·其四

身自蓬莱顶上来,彩云深处见崔嵬。

凭高莫作凌云想,闻说天门有诏催。

(0)

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其六

惨澹胡沙草木腥,长淮坐断倚贤城。

策勋归去犹遗憾,未挽天河洗甲兵。

(0)

送李季允侍郎归蜀五绝用禅房花竹幽为韵·其五

日脚收新雨,禅房早得秋。

重来应更好,谁与共清幽。

(0)

枕上四首呈丁景舒·其二

弦歌容与倦将迎,五斗看来一羽轻。

若也儿曹知此意,可容千载擅清名。

(0)

代柬苏佥

七十收身古战场,归来八十更康强。

酒阑庭户秋光好,想见诗成一缕香。

(0)

浣溪沙.木犀

天上仙人萼绿华。何年分种小山家。

九秋风露溢窗纱。

密密翠罗攒玉叶,团团黄粟刻金花。

一枝归插鬓云斜。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