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食杏》
《食杏》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首夏已过樱笋节,渐知风味到壶瓜。

忽从客里尝新杏,倍使天涯感物华。

色浅却宜桑落酒,渴深还觅道旁车。

吾乡葱郁城南树,春雨何年始放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品尝新杏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对家乡的思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季节更迭、食物变迁以及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首夏已过樱笋节,渐知风味到壶瓜”,点明季节变化,从樱花和竹笋的季节过渡到葫芦瓜的成熟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循环。接着,“忽从客里尝新杏”一句,写出了在异乡偶然品尝到新鲜杏子的惊喜,这种意外的美味触动了诗人的情感。

“倍使天涯感物华”则表达了诗人因这意外的美味而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自然美景的怀念。接下来的“色浅却宜桑落酒,渴深还觅道旁车”两句,通过描述杏子的颜色与口感,以及寻找解渴之物的过程,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

最后,“吾乡葱郁城南树,春雨何年始放花?”以对家乡树木在春雨中绽放花朵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思念。整首诗通过食物的品尝这一日常小事,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情回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物的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萧雅容郎中归南京吏部

都门新酒郁金香,窈窕筝弹陌上桑。

烟柳千丝牵别恨,春花万点映行装。

碧山近带金陵郭,白雪清含粉署郎。

官府日长无一事,寄诗频到五云坊。

(0)

从军行六章·其三

出门意气都,上马跨雕鞍。

旌旗亘千里,戈矛霜雪寒。

来苏望苦深,遄驱敢辞难。

经过令严肃,鸡狗亦得安。

(0)

陌上桑

陌上桑。柔条未全劲,碧叶纷低昂。

秦家女儿年十五,朝日成妆把筐筥。

把筐筥,盈盈南陌前。

明珠结宝带,翡翠贴花钿,一身皎皎尽成妍。

使君从南来,顾盼久徘徊。

遥见东方骑,惆怅空乘五马回。

(0)

寄题聂训导清碧书舍

沙羡初来识君面,旨酒高堂促欢宴。

鹦沙鹄岭遽分携,五载相思不相见。

片帆来往萧滩下,见尔滩前旧精舍。

碧嶂清江净俗氛,古木流云起炎夏。

往昔闻君此隐沦,读书学道拟终身。

山头麋鹿下窥户,沙上凫鹥不避人。

光风华月共徘徊,秋桂春兰迤逦开。

洒翰寻常舒逸兴,赋诗往往发奇才。

时来未得安肥遁,泮水桥门逐髦俊。

一官典教荷朝恩,千里思家隔乡信。

画图谁写故园春,题品兼看藻咏新。

南宫初传米员外,西掖皆知贾舍人。

我家林亭鸥浦侧,一住京华归未得。

展卷因君激素怀,更与裁诗寄相忆。

(0)

早发桃源

凌晨牵滩濑,将暮泊沙渚。

沙头卖酒家,好者酽于乳。

舟子沽大盎,相共解劳苦。

饮酣意气豁,放歌杂嘲语。

中夜风水声,倏如飒飞雨。

鸡鸣棹讴发,挂席逐前侣。

(0)

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其一澧陂春涨

春陂昨夜雨,绿水潮来涨。

应有放歌人,濯缨陂水上。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