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王孙昔所栖,今来宅者有山麛。
坦阴乱叶经秋败,藓末残阳向晚凄。
蔽阁如帘蛛罥网,扫廊为帚竹蟠泥。
幻泡一霎华灯宴,断句都昏旧壁题。
吴越王孙昔所栖,今来宅者有山麛。
坦阴乱叶经秋败,藓末残阳向晚凄。
蔽阁如帘蛛罥网,扫廊为帚竹蟠泥。
幻泡一霎华灯宴,断句都昏旧壁题。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处废弃别墅的探访与感慨。首联“吴越王孙昔所栖,今来宅者有山麛”以历史人物吴越王孙引入,点明此地曾有人居住,如今却由山麛占据,形成鲜明对比。颔联“坦阴乱叶经秋败,藓末残阳向晚凄”通过描写落叶满地、苔藓斑驳、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衰败的氛围,暗示别墅的荒废已久。
颈联“蔽阁如帘蛛罥网,扫廊为帚竹蟠泥”进一步描绘了别墅内部的破败景象,蜘蛛网覆盖在遮蔽的隔间上,如同帘幕一般,扫地的工具竟然是竹制的,泥土粘连其中,形象地展现了别墅的荒芜与无人打理的状态。
尾联“幻泡一霎华灯宴,断句都昏旧壁题”则通过比喻,将别墅昔日的繁华比作短暂的泡沫和华丽的宴席,而如今只剩下昏暗的墙壁上残留的断句题字,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深深的怀旧情绪。
巍楼耸立千仞壁,熊楚奇观此其一。
苍龙夭矫出一头,下瞰七泽乾坤浮。
平远献状呈几席,气势弹压东西州。
仲宣襟抱六合隘,生阅曹刘几成败。
当时徙倚落日边,岂计嘉名镇长在。
高谈犹想四座惊,好语意得由天成。
景升逝矣建安往,岂浊斯足清斯缨。
今朝我与群贤集,负景还能类前日。
斯楼者天台公,扬厉其谁会椽笔。
嗟今视昔后视今,君子思远而忧深。
运方济泰月在临,有如此水舟同心。
芳名起日炳若揭,老子婆娑众宾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