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萧萧落井梧,夜深何处怨啼乌?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寒雨萧萧落井梧,夜深何处怨啼乌?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听琴》,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才子苏卿云(即相如)的怜悯和赞美。诗中通过寒冷雨夜的萧瑟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古人才华的向往和同情。
"寒雨萧萧落井梧"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寒冷细雨中的景象,通过“萧萧”二字传达出雨声的凄厉感,而“井梧”则点明了环境之幽深。
"夜深何处怨啼乌"一句,则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中,心绪所系的是古代才子苏卿云。这里的“啼乌”指的是古人对乌鸦啼叫的传说,用以比喻苏卿云怀才不遇、备受挫折的心境。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两句,是诗人表达了对苏卿云才华的赞美和怜悯。这里的“一盏临邛酒”是指用来解渴救急的情境,而“相如渴病”则是说如果有机会,即便是一杯普通的临邛酒,也能救助苏卿云摆脱那种才不遇时的困顿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古人遭遇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才子生活境遇的丰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