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倦南窗下,翛然睡思催。
红日过墙去,清风入幕来。
幽梦迷庄蝶,荒云隔楚台。
觉来香缕在,虚室绝尘埃。
绣倦南窗下,翛然睡思催。
红日过墙去,清风入幕来。
幽梦迷庄蝶,荒云隔楚台。
觉来香缕在,虚室绝尘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午睡的宁静画面。开篇“绣倦南窗下,翛然睡思催”写出了诗人因为做针黹工作而感到疲惫,恰好在暖和的南窗之下,悠然进入了梦乡,睡意朦胧中思绪万千。接着“红日过墙去,清风入幕来”则形象地表达了外界的光线与微风,也许是透过窗棂或门缝,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室内,而清新的春风轻拂过窗纱,营造出一种既隔绝又相连的空间感。
“幽梦迷庄蝶,荒云隔楚台”一句中,“幽梦”指的是深沉而美好的睡眠,而“迷庄蝶”则是比喻诗人在梦中的迷离状态,如同蝴蝶一般轻盈无着。接下来的“荒云隔楚台”则描绘了远处的云朵飘逸,仿佛隔绝了一切尘世的喧嚣,只留下超然的宁静。
最后,“觉来香缕在,虚室绝尘埃”表达了诗人从梦中苏醒后,那种淡雅的香气仍旧萦绕不去,而“虚室绝尘埃”则强调了室内的清洁与空灵,没有一丝尘埃,这也许是对心境的一种隐喻,通过外在环境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春日午睡时分的宁静与美好,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艺术魅力的小品。
莽莽云平,都不辨、近山远水。
尽徘徊、尚留波面,未归湾尾。
浪猛深深鸥抱稳,波寒缩缩鱼沈底。
恐狂风、颠雨岸多摧,舟难舣。
船篷重,拖不起。
蓑衣湿,森如洗。
想杖头未足,杯中无计。
渔网吹翻无把捉,钓竿冻断成抛弃。
到高歌、风静月明时,谁如你。
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
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
著芒鞋,携竹杖,遇乱莎幽涧萦纡涉。
那人家,有竹笋瓦缶。
颇颇清冽。
曾微呷。
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晚风猎猎。
转眼已成陈迹。
不堪追蹑。
试问旧醅还好在,暂停归影留时霎。
待重来,细拈弄、水花山叶。
萧萧乌帽黄衫。
烟水拍云岩。
风清月白,一双碧眼莹秋潭。
四海九州,茫茫东北,渺渺西南。
松霜杉露毵毵。
龙门隔如参井,青城佳气与天参。
蔽山充野,牡丹红外茯苓甘。
鹤顶凝丹,隙驹蹀躞,尽百年闲。
乾坤云海风帆。
谯名定,涪陵人。
受道于伊川。
后弃乡里,隐河洛。
复归蜀,居青城之老人村,至今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