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薄晚绝句二首·其一》
《薄晚绝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春气吹人不作醒,病身感物底心情。

斜阳也不藏人老,偏照霜髭一两茎。

(0)
翻译
春天的气息吹拂着我,却无法使我从沉睡中清醒。
病弱的身体感受着万物,内心的情感更加复杂。
注释
春气:春天的温暖气息。
吹人:吹拂在人的身上。
不作醒:没有使醒来。
病身:病弱的身体。
感物:感受着周围的事物。
底心情:内心深处的情感。
斜阳:傍晚的阳光。
也不藏:并未隐藏。
人老:人的衰老。
偏照:特意照射。
霜髭:白发(这里指胡须上结霜的白发)。
一两茎:一两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春夜喜雨》。诗中描绘了一个春日昏睡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春气吹人不作醒" 这一句表达了春天温暖气息的影响,使得人们在这舒适的环境中难以从沉睡中唤醒。这里,春意浓郁的氛围,不仅仅是外界景象的转换,更深入地触动了人心。

"病身感物底心情" 这句话则透露出了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他可能因为生病而更加敏锐地感受到了万事万物所带来的复杂情绪。这里的“物”指的是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点滴,而“底心情”则是深藏于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斜阳也不藏人老,偏照霜髭一两茎" 这两句诗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夕阳下的光线与诗人的白发相映衬。斜阳,即西斜的太阳,没有隐藏诗人的年迈,而是更突出了诗人头上的白发。这“霜髭”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岁月的痕迹,同时也展示了自然界中光与暗、老与新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昏睡和夕阳照耀下的白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自然界变迁的感慨。同时,这些意象也让读者在欣赏美丽景致的同时,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与哀伤。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揽镜见白发

五载边陲便白头,一生忠义向谁酬。

老同刘备羞髀肉,贫笑苏秦叹敝裘。

抗疏阙庭身万死,悲歌京国泪双流。

乾坤许大关心事,难听书生一笔勾。

(0)

送袁节推考绩

平生识明府,为吏却黄金。

罗袖回沧渚,香飙出蕙林。

赠行嗟宝剑,念别怅瑶琴。

难以一杯酒,酌君千载心。

(0)

前山曲为李直夫赋

本怀金马调,言对翠微居。

水竹流词翰,云霞杂草书。

幽探踪迹秘,高卧姓名疏。

得意在丘壑,他年升九衢。

(0)

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六

神仙应治世,辅弼自须才。

玉殿重门启,丹宫复道开。

三花明户席,八桂隐樽罍。

尧让夔龙入,轩聪后牧来。

知人千载备,得一万方回。

南极星光见,遥知接上台。

(0)

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五

将门应学道,仙法自通兵。

宝剑神灵授,真符虎豹行。

仁风随后殿,浩气是先声。

义动三光合,机深五岳倾。

本心期济世,谁羡列侯名。

(0)

三姝媚

娇莺含得未。正眠灯风收,繁心低缀。

薄晕微赪,学玉窗匀面,粉淹脂泪。

悄探芳期,先占了、沿溪桃李。

无语销魂,偷折斜枝,下阶游戏。休触蜂须飞坠。

到细数圆珠,好春流水。

翠沼深深,照一庭胧月,暖香吹碎。

记挽单衫,相送懒、难醒残醉。

隔著重帘花下,瞢腾唤起。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