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姝媚》
《三姝媚》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三姝媚

娇莺含得未。正眠灯风收,繁心低缀。

薄晕微赪,学玉窗匀面,粉淹脂泪。

悄探芳期,先占了、沿溪桃李。

无语销魂,偷折斜枝,下阶游戏。休触蜂须飞坠。

到细数圆珠,好春流水。

翠沼深深,照一庭胧月,暖香吹碎。

记挽单衫,相送懒、难醒残醉。

隔著重帘花下,瞢腾唤起。

(0)
鉴赏

这首《三姝媚》是清代词人厉鹗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细腻而柔美的春日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词的开篇“娇莺含得未”,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黄莺的娇态,仿佛它们在轻轻吟唱着春天的序曲。接着,“正眠灯风收,繁心低缀”两句,通过“灯”与“风”的细节,营造出夜晚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同时暗示着春夜的温柔与静谧。接下来,“薄晕微赪,学玉窗匀面,粉淹脂泪”几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夜的景色比作女子精心打扮的模样,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悄探芳期,先占了、沿溪桃李”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桃花与李花在溪边竞相开放,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已经来临。接下来,“无语销魂,偷折斜枝,下阶游戏”几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人们在春光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爱。

“休触蜂须飞坠”一句,提醒人们要珍惜这美好的春光,不要轻易破坏自然界的和谐。接下来,“到细数圆珠,好春流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水的清澈与生机,仿佛每一滴水珠都承载着春天的美好。

“翠沼深深,照一庭胧月,暖香吹碎”几句,通过“翠沼”、“胧月”、“暖香”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月光下的春夜图景,月光洒在碧绿的池塘上,温暖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给人以宁静而又温馨的感受。

最后,“记挽单衫,相送懒、难醒残醉。隔著重帘花下,瞢腾唤起”几句,通过回忆与想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词人在花下轻唤,似乎在呼唤那些逝去的时光,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三姝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珍惜,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题息斋竹

李侯写竹有清气,满纸墨光浮翠筠。

萧郎已远丹渊死,欲写此君惟此人。

(0)

笛家.九日长安遣兴和其年

黄菊浮觞,紫萸盈把,露凉风细,匆匆早是秋将暮。

天街如蚁,燕尾鬟松,卓金车响,纷纷儿女。

剪彩旗幡,花糕担子,知送谁家去。

叶争飞,雁初系,只少满城风雨。情绪。

不堪摇落,龙山戏马,何处追游,破帽单衫,一襟尘土。

试问、故国荒凉宅榭,草长欲齐阶否。

深巷人归,华堂客醉,作阵鸣腰鼓。

聊送目,夕阳边,惟见碧云千缕。

(0)

野鹤

独得孤骞趣,难违天性真。

优游俯仰适,爱惜羽毛新。

高与烟霞狎,廉为雁鹜嗔。

朝游苍海表,夜唳鹭江滨。

骨老飞偏健,身閒瘦有神。

已知矰缴远,几阅雪霜频。

舞月寒流影,依松静绝尘。

乘轩尔何事,翻欲贱朱轮。

(0)

乌鱼

瑿玉元珠遍体缁,扬鬐奋鬣满天池。

须知沪箔横施处,要在葭灰未动时。

日映波光添绣线,鳞翻浪影簇乌旗。

江鲻味薄河鲻小,争比炎方海错奇。

(0)

土番竹枝词·其十一

耕田凿井自艰辛,缓急何曾叩比邻。

构屋斲轮还结网,百工俱备一人身。

(0)

东观读未见书

吾闻华峤书后汉,老子藏书号东观。

东观之书柱下藏,中有奇书待搜看。

蓬莱山上问道家,蓬莱山下罗书案。

藏之名山传其人,发箧真如天章焕。

卒然读之得未曾,不厌百回通一旦。

古来拥书富多文,漫侈风流誇淹贯。

杜氏库兮曹氏仓,非不琳琅万轴灿。

争如柱史妙秘藏,妙秘几人经把玩。

纵封群玉山中书,未抵蓬莱山一半。

吾侪学海信无涯,茫茫那不望洋叹。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