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仙子·其二郑毅夫移青社》
《天仙子·其二郑毅夫移青社》全文
宋 / 张先   形式: 词  词牌: 天仙子

持节来时初有雁。十万人家春已满。

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

一见湖山看未遍。障扇欲收歌泪溅。

亭下花空罗绮散。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

鼙声断。惆怅不如船尾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南景色,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鲜活的笔触,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惆怅心境。

“持节来时初有雁”开篇即点明季节,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春日新燕初至的画面,带着几分生机与希望。紧接着,“十万人家春已满”则将镜头拉远,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南春景。

“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这里的“龙标”可能指的是官船或官舱,诗中用“名第”来形容其尊贵,凤池则是对江水的美称,“堂阜远”则表达了一个宽广的空间感觉,而“江桥晚”则描绘出暮色渐浓时分的宁静与安详。

“一见湖山看未遍。”诗人初次见到这湖光山色,便被深深吸引,心中充满了对美景的向往和渴望,但又感受到了未能尽览的遗憾。

“障扇欲收歌泪溅。”这里,“障扇”是窗棂或门扉的意思,这一句传达出诗人在即将关闭这些接触外界视线的物件时,内心的激动与悲伤,他的歌声中带着泪水。

“亭下花空罗绮散。”这句描写了亭子之下的花瓣纷飞,如同轻纱一般四处飘落,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无常与美好。

“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鼙声断。”樯竿指的是船桨,这里形容船只缓缓地行进于江面,而那旗帜在阳光下投射出摇曳的影子,同时伴随着鼙鼓之声的断续,营造出了一个动静结合的画面。

“惆怅不如船尾燕。”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飞翔的燕子的羡慕,他的心情比不上那些在船后自由穿梭的燕子,这些燕子象征着自由与解脱,是诗人内心渴望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惆怅与无奈。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
朝代:宋   字:子野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生辰:990-1078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猜你喜欢

士夫二首·其二

世人扼腕誇改革,破壁奋飞孰能测?

奔驰举国若癫狂,富贵傥来果相逼。

都将此事让年少,默抚头颅独叹息。

老翁窃喜郗嘉宾,欲觅杨风安可得?

(0)

答庄吕尘朱大可·其二

朱生咏史诗,意若有所讽。

子意吾深了,不惮独为众。

舜文东西夷,中国行一统。

兴亡何足道,委质意自重。

贼民乱无极,相斫绝可痛。

徒为枭雄资,图霸力徐纵。

惜哉无斧柯,虽老犹堪用。

君岂真楚狂,长歌亦叹凤。

(0)

刘晦之求题瀛国公宝宋帝㬎

赵氏一块肉,史不知所终。

十二徙上都,其年犹童蒙。

十八赴土蕃,不娶归真空。

给粮复赐钞,衣食知不充。

无后爵遂绝,杞宋嗟难同。

徒闻上尊号,懿圣仍孝恭。

忠义动百世,烈士悲其风。

稚存自伊犁,得之归江东。

晦之偶获此,哀歌气填胸。

亡国不祥玺,姑置何足恫。

天命诚未改,少康灭有穷。

(0)

沈子培属题灵武劝进图

君父有危急,臣子当自效。

事成福宗社,不成死忠孝。

玄宗不先请,此语实知要。

奈何裴冕等,首务上尊号。

名利驱天下,岂免害名教。

肃宗继玄宗,惭德在稍躁。

史臣论黄巢,用意颇深妙。

涪翁讥太子,大义堪止暴。

乙盦赋此图,尊主警群盗。

丁年卜中兴,吉语解众懊。

所执吾虽殊,相视真同调。

(0)

七月十七日昧爽

晓雾殊未明,坠月欲无焰。

楼头弹指人,忽有山河念。

(0)

五月十三夜同中照望月

君言对月宜临水,无水真成负此楼。

鸥榭濠堂无见处,还如落月在心头。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