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庵中事,无论后与先。
还因一宿觉,不用再参禅。
门远青山曲,檐依古木边。
谁当秋夜静,来看月孤圆。
欲问庵中事,无论后与先。
还因一宿觉,不用再参禅。
门远青山曲,檐依古木边。
谁当秋夜静,来看月孤圆。
这首宋诗《净光山四首(其一)宿觉庵》是宋代诗人徐玑的作品。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净光山庵中生活的向往和体验。他想要了解庵中的情况,不论时间先后,只需在庵中过一夜,就能感受到禅修的意境,无需进一步深究禅理。庵门位于青翠山峦的弯曲处,檐头依傍着古老的树木,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环境。在秋天的静夜里,诗人期待着有谁能共享这份清寂,一同欣赏那轮孤独圆满的明月。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描绘了一幅山中禅院的静谧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感悟。
此日方收信,前时已具舟。
开头今几月,软脚定中秋。
凉德为兄忝,炎荒代尔忧。
从今西望眼,应到见时休。
往事孤峰在,流年细草频。
但知其室迩,谁识所存神。
碑坏诗无敌,堂空德有邻。
吾今稍奸黠,终日酒边身。
巨鳌掀钓去,何代泛蓬瀛。
百里风光积,崇朝香气横。
盘根争耸拔,峻岭共峥嵘。
伞盖千重出,笙竽万籁声。
望高南镇越,势远北归溟。
涧险难穷路,花多不记名。
寒流飞白练,怪石叠苍琼。
雨向山腰下,云从洞口生。
乔松随岁古,异卉逐时荣。
近逼天风冷,遥瞻海日明。
淡烟轻纠素,修蔓密垂缨。
泉涌知无尽,崖危讶欲倾。
深沈宜造化,顷刻变阴晴。
游客逢岩住,归僧带月行。
更寻应有分,再到已忘情。
但恐看难遍,须知画不成。
惜哉居绝域,不得视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