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烂熳华争发,子规啼落西山月。
憍梵钵提长吐舌,底事分明向谁说。
春光烂熳华争发,子规啼落西山月。
憍梵钵提长吐舌,底事分明向谁说。
这首诗以“春光烂熳华争发”开篇,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竞放的生机勃勃景象。接着“子规啼落西山月”,通过子规鸟的啼鸣与西山月色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邃的意境,仿佛在述说着春夜的静谧与哀愁。
“憍梵钵提长吐舌”一句,引用佛教中的概念,憍梵钵提是佛经中描述的地狱之神,常以吐舌的形象示人,象征着痛苦与恐惧。这里借以表达某种内心的挣扎或痛苦,与前文的春日美景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中既有美好也有苦痛。
“底事分明向谁说”则以问句收尾,意蕴深远,似乎在询问世间诸多不平之事,为何不能得到公正的解答或理解。这种疑问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真理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宗教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扶桑擎日,厥干万尺,以为公笔。
天寿平格,元圭昭锡,以为公墨。
阴阳阖辟,鳌柱立极,见此伟特。
太山绝壁,九河碣石,莫动笔力。
有云五色,曾著瑞籍,多士辟易。
繄天实启,岂以诩饰,如彼韦陟。
公骑鹏翼,归侍帝侧,有是遗迹。
荣光交射,星月珠璧,终古不忒。
维珂之得,再拜叹息,坱圠孰测。
几几赤舄,尚想公德,永镇下国。
无尽之学,出入孔释。
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
亦犹即绍圣以侮元祐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
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
虽曰自盖,断犹可识。
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
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