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之学,出入孔释。
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
亦犹即绍圣以侮元祐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
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
虽曰自盖,断犹可识。
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
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
无尽之学,出入孔释。
故其笔法倜傥斜直,于跌宕中时入绳墨。
亦犹即绍圣以侮元祐之正,用大观以反崇宁之谲。
凡是心之所蕴,已毕寓于声画。
虽曰自盖,断犹可识。
使其知根荄之物则,而推以芟葛藤之蒙阒。
如是帖者,亦可以为传世之名迹矣。
这首诗是对张文忠至都帖的赞誉和评析。诗人岳珂以书法艺术作比,指出张文忠的笔法独特,既有孔孟儒学的深沉内涵,又融入了佛教与道教的洒脱风格,行笔跌宕却又不失规矩。他将这种艺术手法比喻为在绍圣时期挑战元祐正统,又在大观年间反转崇宁时期的复杂策略,意在强调作品中蕴含的个人情感和思想深度。
岳珂认为,尽管张文忠试图隐藏自己的艺术个性,但其作品中的独特风格仍然清晰可见。如果能深入理解其创作的根本原则,并以此来清理艺术表达中的杂乱,那么这样的作品就足以成为流传后世的杰作。整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细致剖析,展现了对张文忠作品的高度评价和对其艺术成就的认可。
征马矫西首,离琴扬南音。
懿亲将远别,置酒坐华林。
中量岂独浅,强饮不尽斟。
分手即岐路,千里在寸阴。
习习东来风,飘飘游子心。
山川脩且阔,羁思壮难任。
驰情天一涯,结梦江之浔。
要我清商节,聆子吹篪吟。
晓亭三叠奏阳关。共离情、春愁黯黯。
莺声遥入座,花气细侵帘。梅雨无端。
把韶光一夜换。休怪我、懒上雕鞍。
量这些、过隙浮踪,消几度、千里关山。
柳折金丝,酒斟玉斝,诗满云笺。魏俊逸,才高子建。
晋风流,年少潘安。苑草芊芊。渭水川川。
也知到后会多期,再来时,只怕我、两鬓斑斑。
九夏初长,午阴方转,绿檠翠葆团团。
芰荷风动,香度画屏前。
帘捲昼闲人静,惊心处、时序推迁。
三春里,娇莺乳燕,今已老花间。
此身还却似,亭池萍泛,飘泊自年年。
叹一生、湖海两鬓阑鬖。
萧索思乡,王粲更憔悴,多病文园。
虚窗下、不堪情况,白日抱琴眠。
赤县昔同游,忽在天一方。
危时暂相见,鬓发各已苍。
阴风千里来,岁暮有严霜。
人间夜寥閒,落月满屋梁。
出处同世网,涕泪溅我裳。
平生方寸心,嫉恶怀刚肠。
痛愤寄所宣,激烈思时康。
皇皇太宗业,道德仰今王。
丈夫誓许国,志士怀感伤。
吾道正羁束,真宰意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