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人识米家船,松月槐风伴我眠。
蜃气萦回成海市,山光香霭入云天。
携锄不剪庭前草,束带躬耕墓下田。
欲觅洪崖何处在,登高凝睇思茫然。
湖边人识米家船,松月槐风伴我眠。
蜃气萦回成海市,山光香霭入云天。
携锄不剪庭前草,束带躬耕墓下田。
欲觅洪崖何处在,登高凝睇思茫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首句“湖边人识米家船”,以“米家船”这一典故,巧妙地将诗人所处环境的静谧与历史文化的韵味相融合,暗示了诗人如同宋代画家米芾般,对自然有着独到的感悟和审美。接着,“松月槐风伴我眠”一句,通过“松月”、“槐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和谐的夜晚氛围,仿佛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蜃气萦回成海市,山光香霭入云天”两句,运用了“海市蜃楼”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湖面上虚幻而又美丽的景象,同时“山光香霭”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香气,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携锄不剪庭前草,束带躬耕墓下田”则是对诗人生活态度的直接展现。他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不为世俗所累,而是亲自参与农事,体验生活的真谛。这种简朴而真实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欲觅洪崖何处在,登高凝睇思茫然”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洪崖,常被视为仙人的居所,这里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山无绿兮水无清,风既毒兮沙亦腥。
胡儿走马疾飞鸟,联翩射落云中声。
阵云忽向沙中起,探得胡兵过辽水。
堪嗟护塞征戍儿,未战已疑身是鬼。
见说青冢穴,中有白野狐。
时时出沙碛,向东而号呼。
号呼复号呼,画师图得无。
禅林蝉□落,地燥可生苔。
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
饼唯餐喜悦,社已得宗雷。
还似山中日,柴门更不开。
松声高似瀑,药熟色如花。
谁道全无病,时犹不在家。
山童舂菽粉,园叟送银瓜。
谁访孙弘阁,谈玄到日斜。
气与非常合,常人争得知。
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
阁雀衔红粟,邻僧背古碑。
只应王与谢,时有沃州期。
知尔今何处,孤高独不群。
论诗唯许我,穷易到无文。
贳酒儿穿雪,寻僧月照云。
何时再相见,兵寇尚纷纷。
久别无消息,今秋忽得书。
诸孤婚嫁苦,求己世情疏。
乱甚无乔木,溪多不钓鱼。
只应金岳色,如尔复如余。
五氵曵江山寺,禅林境最奇。
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
山响僧担谷,林香豹乳儿。
伊余头已白,不去更何之。
张周二夫子,诗好人太癖。
更不过岭来,如今头尽白。
人传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又到处即闭户,逢君方展眉。
不知是不是,若是即大奇。
我又闻二公,心与人不同,一生常在寂寞中。
有时狂吟入僧宅,锦囊鸟啼荔枝红。
有时冥搜海山脑,珊瑚枝动日杲杲。
圣君在上知不知,赤面浊醪许多好。